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设计、性能分析与综合论文

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的集装箱异常状态监测技术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课题来源以及背景意义第9-10页
        1.1.1 课题来源第9页
        1.1.2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集装箱异常状态监测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集装箱异常状态监测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4-17页
第2章 多传感信息融合技术研究与分析第17-25页
    2.1 多传感器感知特点第17页
    2.2 多传感信息融合第17-19页
        2.2.1 多传感信息融合定义第17-18页
        2.2.2 多传感信息融合基本原理第18-19页
    2.3 多传感信息融合层次第19-21页
        2.3.1 数据层融合第19-20页
        2.3.2 特征层融合第20页
        2.3.3 决策层融合第20-21页
    2.4 集装箱多传感信息融合方法第21-24页
    2.5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集装箱多传感信息融合方法研究第25-48页
    3.1 集装箱物流运输的异常状态特征与特征参量确定第25-27页
        3.1.1 集装箱异常状态特征第25-26页
        3.1.2 多传感信息特征参量确定第26-27页
    3.2 集装箱多传感信息融合感知异常状态概括第27-29页
        3.2.1 集装箱在途状态多传感信息融合系统模型建立第27-28页
        3.2.2 集装箱在途异常评估流程搭建方案第28-29页
    3.3 层次分析法(AHP)及应用步骤第29-30页
    3.4 D-S证据理论第30-32页
        3.4.1 D-S证据理论的基本概念第30-32页
        3.4.2 D-S证据理论的合成规则第32页
    3.5 基于多传感融合的集装箱火险分析第32-38页
        3.5.1 多传感信息融合决策火灾框架第33页
        3.5.2 多传感信息AHP分析第33-35页
        3.5.3 多传感各威胁指标BPA生成第35-38页
    3.6 基于多传感融合的集装箱倾翻分析第38-45页
        3.6.1 多传感信息融合决策箱体倾覆框架第38-39页
        3.6.2 多传感信息融合AHP分析第39-42页
        3.6.3 多传感各威胁指标BPA生成第42-45页
    3.7 多传感信息融合第45-47页
    3.8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多传感信息融合的感知系统设计第48-68页
    4.1 多传感信息智能感知方案第48-49页
        4.1.1 多传感感知系统框架第48-49页
        4.1.2 多传感感知系统结构第49页
    4.2 多传感信息感知系统硬件电路设计第49-59页
        4.2.1 多传感感知微控制器选型第50-51页
        4.2.2 集装箱箱体火险感知电路设计第51-55页
        4.2.3 集装箱箱体倾翻感知电路设计第55-58页
        4.2.4 多传感感知硬件PCB设计第58-59页
    4.3 多传感信息感知系统通信设计第59-67页
        4.3.1 多传感感知节点间通信第59-60页
        4.3.2 多传感感知与上位机通信流程第60-67页
    4.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5章 多传感感知装置与信息融合实验验证第68-75页
    5.1 多传感感知装置研制第68-69页
    5.2 多传感信息融合验证第69-74页
        5.2.1 多传感信息数学验证第69-71页
        5.2.2 上位机验证及其验证界面第71-74页
    5.3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5-77页
    6.1 研究工作总结第75-76页
    6.2 展望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涡流式金属磨粒传感器的研究与开发
下一篇:基于评论极性与集成学习的微博谣言检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