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行政法保护--以手机APP为例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一、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及其保护界说 | 第15-22页 |
(一)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概念与分类 | 第15-17页 |
1. 个人信息的概念 | 第15-16页 |
2. 个人信息的分类 | 第16-17页 |
(二)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理由与意义 | 第17-22页 |
1. 个人信息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 个人信息保护的现实意义 | 第20-22页 |
二、侵害个人信息的现状分析——以手机APP为例 | 第22-28页 |
(一) 手机APP侵害个人信息的现状与特点 | 第22-25页 |
1. 手机APP侵害个人信息的现状概述 | 第22-24页 |
2. 手机APP侵害个人信息的特点 | 第24-25页 |
(二) 手机APP侵害个人信息的行为分析 | 第25-28页 |
1. 隐私政策不规范,侵犯用户知情权与选择权 | 第25-26页 |
2. 越界获取权限,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 第26页 |
3. 存储不当,造成个人信息泄漏 | 第26-27页 |
4. 肆意买卖或滥用个人信息,损害信息主体权利 | 第27-28页 |
三、我国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的规范考察 | 第28-34页 |
(一) 我国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的立法现状 | 第28-31页 |
1. 宪法、法律的相关规定 | 第28-29页 |
2.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相关规定 | 第29-30页 |
3. 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相关规定 | 第30-31页 |
(二) 我国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1. 个人信息保护立法零散不成体系 | 第31-32页 |
2. 尚未明确个人信息保护的原则 | 第32-33页 |
3. 缺乏对信息控制者的具体规制 | 第33-34页 |
4. 行政机关职责不明确,监管机制缺失 | 第34页 |
四、我国个人信息收集的行政法保护 | 第34-42页 |
(一) 域外个人信息收集的保护经验 | 第35-38页 |
1. 域外个人信息收集的基本原则 | 第35-36页 |
2. 域外个人信息收集的相关制度 | 第36-38页 |
(二) 确立我国个人信息收集的基本原则 | 第38-40页 |
1. 直接收集原则 | 第38-39页 |
2. 收集限制原则 | 第39页 |
3. 目的明确原则 | 第39页 |
4. 政策公开原则 | 第39-40页 |
(三) 完善我国个人信息收集的制度 | 第40-42页 |
1. 合理设置个人信息收集的准入门槛 | 第40-41页 |
2. 明确信息控制者的告知义务 | 第41-42页 |
3. 加强对隐私政策的监督 | 第42页 |
五、我国个人信息处理的行政法保护 | 第42-49页 |
(一) 域外个人信息处理的保护经验 | 第43-45页 |
1. 域外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本原则 | 第43页 |
2. 域外个人信息处理的相关制度 | 第43-45页 |
(二) 确立我国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本原则 | 第45-46页 |
1. 保存时限原则 | 第45-46页 |
2. 安全保护原则 | 第46页 |
3. 信息保密原则 | 第46页 |
(三) 构建与完善我国个人信息处理的具体制度 | 第46-49页 |
1. 指定信息保护专员 | 第46-47页 |
2. 制定严格的信息管理方案 | 第47-48页 |
3. 完善信息泄露通知制度 | 第48页 |
4. 引入被遗忘权 | 第48-49页 |
六、我国个人信息利用的行政法保护 | 第49-54页 |
(一) 域外个人信息利用的保护经验 | 第49-51页 |
1. 域外个人信息利用的基本原则 | 第49-50页 |
2. 域外个人信息利用的相关制度 | 第50-51页 |
(二) 确立我国个人信息利用的基本原则 | 第51-52页 |
1. 信息品质原则 | 第51-52页 |
2. 限制利用原则 | 第52页 |
(三) 改进我国个人信息利用的相关制度 | 第52-54页 |
1. 强化对个人信息转让与交易的管理 | 第52-53页 |
2. 规范精准营销对个人信息的利用 | 第53-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