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范围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9页
一、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制度价值第9-12页
    (一) 政府信息主动公开范围的立法概况第9-10页
        1. 规范的梳理第9-10页
        2. 内容的梳理第10页
    (二) 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制度价值第10-12页
        1. 主动性第11页
        2. 及时性第11页
        3. 便捷性第11-12页
    (三) 实施成效评价第12页
        1. 条文数量多但未达既定效果第12页
        2. 内容虽全面却常常无法实施第12页
二、当前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制度存在的问题第12-24页
    (一) 立法粗疏:已有规定不明确第12-16页
        1. 部分条文内容规定过于笼统第12-13页
        2. 关于不动产征收征用事项的规定过于宽泛第13-16页
    (二) 立法无效:已有规定未执行第16-20页
        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18页
        2. 应急预案第18-19页
        3. 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第19-20页
    (三) 立法缺漏:本该规定未规定第20-23页
        1. 不确定事项第21-22页
        2. 特定领域的行政处罚决定第22-23页
    (四) 立法冗余:无需规定却规定第23-24页
        1. 过于宽泛宏观的规定无意义第23-24页
        2. 特别法已对主动公开事项作出规定第24页
三、政府信息主动公开范围的确立标准:需求程度理论第24-27页
    (一) 立法渊源第25-26页
        1. “切身利益”第25页
        2. “广泛参与”第25-26页
    (二) 需求程度理论第26-27页
        1. 需求程度高的应当主动公开第26页
        2. 需求程度低的可依申请公开第26-27页
四、政府信息主动公开范围的立法完善第27-36页
    (一) 细化主动公开范围的事项规定第27-30页
        1. 不动产征收与征用领域第27-29页
        2. 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第29-30页
    (二) 强化对主动公开事项的内部与外部监督第30-35页
        1. 内部监督:加大考核力度第30-32页
        2. 外部监督:增强第三方评估影响力第32-35页
    (三) 补充相关规定第35页
        1. 明确不确定事项第35页
        2. 主动公开特定领域的行政处罚决定第35页
    (四) 去除不必要的规定第35-36页
    (五) 授予行政机关动态调整第36页
五、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结构的调整及条文重述第36-40页
    (一) 保留原则性规定第36-37页
    (二) 仅规定重点公开事项第37-38页
    (三) 可设定授权性条款第38-39页
    (四) 立法结构调整后条文重述的简单构想第39-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致谢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监察委员会的留置措施研究
下一篇: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行政法保护--以手机APP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