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1.2 无损检测技术简介 | 第13-15页 |
1.2.1 磁粉检测 | 第13页 |
1.2.2 超声波检测 | 第13页 |
1.2.3 渗透检测 | 第13-14页 |
1.2.4 涡流检测 | 第14页 |
1.2.5 声发射检测 | 第14页 |
1.2.6 金属磁记忆检测 | 第14-15页 |
1.3 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2 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的基本理论 | 第19-29页 |
2.1 磁性物质的分类 | 第19-21页 |
2.2 铁磁材料的基本特性 | 第21-24页 |
2.2.1 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 | 第21-22页 |
2.2.2 自发磁化 | 第22页 |
2.2.3 磁致伸缩效应 | 第22页 |
2.2.4 磁弹性效应 | 第22-23页 |
2.2.5 压磁效应 | 第23-24页 |
2.3 应力与金属磁记忆效应的关系 | 第24-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3 弯曲荷载下焊接钢板件金属磁记忆效应的试验研究 | 第29-43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试验方案 | 第29-34页 |
3.2.1 试件设计与制作 | 第29-30页 |
3.2.2 检测仪器及探头 | 第30-32页 |
3.2.3 加载设备和加载制度 | 第32页 |
3.2.4 Q345B焊接钢板件破坏形态 | 第32-34页 |
3.3 Q345B焊接钢板件弯曲过程中磁场强度的检测 | 第34-40页 |
3.3.1 初始阶段的磁记忆信号检测 | 第34-35页 |
3.3.2 弹塑性阶段的磁记忆信号检测 | 第35-37页 |
3.3.3 试件表面的磁记忆信号梯度曲线 | 第37-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3页 |
4 弯曲荷载作用下工字钢梁的金属磁记忆效应研究 | 第43-67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试验方案 | 第43-48页 |
4.2.1 试件及力学性能 | 第43-44页 |
4.2.2 试验加载设备及测量设备 | 第44-46页 |
4.2.3 疲劳试验方案 | 第46-47页 |
4.2.4 弯曲静载试验方案 | 第47页 |
4.2.5 Q235B钢梁四点受弯的破坏形态 | 第47-48页 |
4.3 Q235B钢梁疲劳过程中磁记忆信号的检测 | 第48-59页 |
4.3.1 初始阶段试件表面的磁记忆信号变化规律 | 第48-51页 |
4.3.2 加载阶段试件翼缘的磁记忆信号变化规律 | 第51-53页 |
4.3.3 加载阶段试件腹板的磁记忆信号变化规律 | 第53-55页 |
4.3.4 加载阶段试件翼缘的磁记忆信号梯度曲线 | 第55-57页 |
4.3.5 加载阶段试件腹板的磁记忆信号梯度曲线 | 第57-59页 |
4.4 带损伤工字钢梁四点受弯过程中的磁记忆信号的检测 | 第59-64页 |
4.4.1 加载阶段试件翼缘的磁记忆信号变化规律 | 第59-61页 |
4.4.2 加载阶段试件腹板的磁记忆信号变化规律 | 第61-62页 |
4.4.3 加载阶段试件翼缘的磁记忆信号梯度曲线 | 第62-63页 |
4.4.4 加载阶段试件腹板的磁记忆信号梯度曲线 | 第63-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7页 |
5 基于磁记忆技术的弯曲试件特征参数研究 | 第67-79页 |
5.1 引言 | 第67页 |
5.2 三点受弯板件的磁场特征参数 | 第67-70页 |
5.2.1 磁场特征参数H_P(y)_(sub) | 第67-68页 |
5.2.2 磁场特征参数 S(H_P) | 第68-70页 |
5.3 弯曲疲劳工字钢梁的磁记忆参数研究 | 第70-72页 |
5.4 带损伤钢梁的磁场参数研究 | 第72-77页 |
5.4.1 基于J-A模型的有效场H_P分析 | 第72-74页 |
5.4.2 磁场特征参数H_P(y)_(pp) 及H_P(y)_(max) | 第74-7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9-80页 |
6.2 存在的问题及后续研究的重点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及获奖情况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