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8-10页 |
1.1.1 英语高考改革对中学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 第8-9页 |
1.1.2 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与英语高考改革所提出要求之间存在差距 | 第9页 |
1.1.3 解决当前中学英语教学问题的紧迫需求 | 第9-10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1.3 相关研究概述及评析 | 第11-16页 |
1.3.1 关于英语高考改革政策的研究 | 第11-13页 |
1.3.2 关于中学英语教学的研究 | 第13页 |
1.3.3 关于英语高考改革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问题的研究 | 第13-15页 |
1.3.4 相关研究评析 | 第15-16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7-18页 |
1.5.1 研究重点 | 第17页 |
1.5.2 研究难点 | 第17页 |
1.5.3 研究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7页 |
2.1 文化历史活动理论 | 第18-23页 |
2.1.1 关于CHAT的起源 | 第18-19页 |
2.1.2 关于CHAT理论的发展 | 第19-20页 |
2.1.3 关于CHAT理论的核心思想 | 第20-23页 |
2.1.4 第三代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核心思想 | 第23页 |
2.2 素质教育理论 | 第23-27页 |
2.2.1 素质教育的演变历程 | 第23-24页 |
2.2.2 素质教育的本质 | 第24-27页 |
3 英语高考改革的宗旨及主要内容 | 第27-33页 |
3.1 英语高考改革的宗旨 | 第27-28页 |
3.2 英语高考改革的内容 | 第28-33页 |
3.2.1 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 第28-29页 |
3.2.2 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 | 第29页 |
3.2.3 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 | 第29-30页 |
3.2.4 注重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第30页 |
3.2.5 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 | 第30-31页 |
3.2.6 改进考试成绩呈现方式 | 第31页 |
3.2.7 逐步衔接中国外语能力测评体系 | 第31-33页 |
4 英语高考改革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第33-54页 |
4.1 现状调查 | 第33-49页 |
4.1.1 问卷调查 | 第33-46页 |
4.1.2 访谈 | 第46-49页 |
4.2 英语高考改革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49-54页 |
4.2.1 中学英语教师对新英语高考的认知存在偏差 | 第49-50页 |
4.2.2 英语高考改革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教研效果不理想 | 第50-52页 |
4.2.3 英语高考改革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压力增大 | 第52-54页 |
5 英语高考改革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 第54-60页 |
5.1 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并未根本改变 | 第54-55页 |
5.1.1 社会对英语考试的结果期待很高 | 第54页 |
5.1.2 学校以提高高考分数为最终目的 | 第54页 |
5.1.3 中学英语教师以应试为导向 | 第54-55页 |
5.1.4 中学生家长期待英语高考高分 | 第55页 |
5.2 中学英语教研受重视程度不够,教研管理者能力不强 | 第55-57页 |
5.2.1 教研机制不完善 | 第55-56页 |
5.2.2 教研领导者缺乏实权或管理能力 | 第56-57页 |
5.2.3 创新性教学成果不被认可 | 第57页 |
5.3 中学英语的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 第57-60页 |
5.3.1 教研团队的骨干成员缺乏 | 第57-58页 |
5.3.2 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 第58-60页 |
6 英语高考改革背景下提升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对策 | 第60-64页 |
6.1 改变中学从上至下的英语教学实践观 | 第60-61页 |
6.1.1 英语知识运用先于考题训练 | 第60页 |
6.1.2 试点全英文教学实验班 | 第60-61页 |
6.2 完善中学英语教研体系 | 第61-62页 |
6.2.1 培养一批高素质高能力的教研团队 | 第61页 |
6.2.2 赋予教研团队领袖相应的实权 | 第61-62页 |
6.2.3 加强教研团队领袖的管理能力 | 第62页 |
6.3 提高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 | 第62-64页 |
6.3.1 提供必要的职前培训 | 第62页 |
6.3.2 提供适时的在职培训 | 第62-64页 |
7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