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3.1 国外学者理论研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学者理论研究 | 第14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移动支付概述及竞争战略理论 | 第16-22页 |
2.1 移动支付的内涵 | 第16页 |
2.2 移动支付的技术支持 | 第16-17页 |
2.3 移动支付的一般形式 | 第17-18页 |
2.3.1 二维码支付 | 第17-18页 |
2.3.2 NFC支付 | 第18页 |
2.3.3 密码支付 | 第18页 |
2.3.4 指纹支付 | 第18页 |
2.3.5 语音支付 | 第18页 |
2.4 移动支付的特点 | 第18-19页 |
2.5 企业基本竞争战略理论 | 第19-20页 |
2.5.1 成本领先战略 | 第19-20页 |
2.5.2 差异化战略 | 第20页 |
2.5.3 集中战略 | 第20页 |
2.6 战略分析方法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 第22-31页 |
3.1 移动支付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 第22-24页 |
3.1.1 商业银行 | 第22页 |
3.1.2 银联 | 第22-23页 |
3.1.3 运营商 | 第23页 |
3.1.4 第三方支付机构 | 第23-24页 |
3.2 移动支付发展规模 | 第24-27页 |
3.2.1 商业银行移动支付规模 | 第24-25页 |
3.2.2 第三方移动支付规模 | 第25-27页 |
3.3 移动支付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31页 |
3.3.1 支付安全性 | 第27-28页 |
3.3.2 消费者备付金管理 | 第28页 |
3.3.3 推广补贴投入大 | 第28-29页 |
3.3.4 支付牌照取得难 | 第29页 |
3.3.5 交易资金流向监管难度大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商业银行发展移动支付内外部环境分析 | 第31-39页 |
4.1 商业银行发展移动支付内部环境分析 | 第31-33页 |
4.1.1 客户总量及分布 | 第31页 |
4.1.2 竞争对手 | 第31页 |
4.1.3 金融总量 | 第31-32页 |
4.1.4 商业银行服务范围 | 第32-33页 |
4.2 商业银行发展移动支付外部环境分析 | 第33-35页 |
4.2.1 经济环境 | 第33-34页 |
4.2.2 技术环境 | 第34-35页 |
4.2.3 监督环境 | 第35页 |
4.3 商业银行在支付环境中的SWOT分析 | 第35-39页 |
4.3.1 商业银行的支付优势 | 第35-36页 |
4.3.2 商业银行的支付劣势 | 第36-37页 |
4.3.3 商业银行的支付机会 | 第37页 |
4.3.4 商业银行的支付威胁 | 第37-39页 |
第五章 商业银行在新趋势下发展移动支付的建议 | 第39-45页 |
5.1 制定移动支付业务战略目标 | 第39-40页 |
5.1.1 利用自身优势抢占主导地位 | 第39页 |
5.1.2 坚持抓住结算渠道 | 第39-40页 |
5.1.3 业务全球化趋势下加强跨境支付 | 第40页 |
5.2 布局发展“新零售” | 第40-42页 |
5.2.1 打造综合性社区支付平台 | 第40-41页 |
5.2.2 丰富线上、线下支付场景 | 第41-42页 |
5.2.3 普惠经融开拓农村市场 | 第42页 |
5.3 加强合作共赢 | 第42-43页 |
5.3.1 加强与同业的合作 | 第42页 |
5.3.2 加强与银联的合作 | 第42-43页 |
5.3.3 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 | 第43页 |
5.4 加强风险防控和安全监管 | 第43-45页 |
5.4.1 提升技术水平保障支付安全 | 第43-44页 |
5.4.2 加强监管水平确保风险可控 | 第44-45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45-47页 |
6.1 结论 | 第45页 |
6.2 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