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基于ROS的机器人室内自主巡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主动SLAM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路径规划与控制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ROS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设计指标第14-15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5-18页
第二章 ROS框架与SLAM基础理论第18-30页
    2.1 ROS框架第18-22页
        2.1.1 ROS中的基本概念第18-19页
        2.1.2 ROS通信框架第19-20页
        2.1.3 ROS实用模块第20-22页
    2.2 SLAM基础理论第22-26页
        2.2.1 SLAM算法的分类第22-23页
        2.2.2 基于栅格地图的粒子滤波SLAM第23-26页
    2.3 现有主动SLAM方案第26-29页
        2.3.1 基于边界的主动SLAM第27页
        2.3.2 基于POMDP的主动SLAM第27-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全局收益POMDP算法设计与实现第30-46页
    3.1 立即价值函数设计第30-36页
        3.1.1 基于信息熵的价值函数第30-31页
        3.1.2 未知环境探索收益第31-32页
        3.1.3 已知区域的挖掘收益第32-34页
        3.1.4 完整的立即价值函数第34页
        3.1.5 全局收益价值函数有效性证明第34-36页
    3.2 POMDP近似求解第36-40页
        3.2.1 POMDP的蒙特卡洛近似求解第36-38页
        3.2.2 启发式POMDP近似求解第38-40页
    3.3 POMDP基本模型设计第40-42页
        3.3.1 置信状态更新第40-41页
        3.3.2 观测模型与状态转移函数第41-42页
    3.4 基于ROS的算法实现第42-45页
        3.4.1 运动控制第42-44页
        3.4.2 置信状态的表示与操作第44-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基于ROS的室内巡航系统设计与实现第46-60页
    4.1 已知环境下的运动控制第46-48页
        4.1.1 动态窗口法第46-47页
        4.1.2 改进的动态窗口法第47-48页
    4.2 已知地图全覆盖路径规划第48-53页
        4.2.1 Voronoi图第49-50页
        4.2.2 快速离散Voronoi图计算第50页
        4.2.3 离散Voronoi图的拓扑地图提取第50-52页
        4.2.4 地图全覆盖路径规划第52-53页
    4.3 预设巡逻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53-54页
        4.3.1 坐标名称标记第53-54页
        4.3.2 自定义巡逻路线第54页
    4.4 扩展接口与客户端控制第54-58页
        4.4.1 本地扩展接口设计第54-56页
        4.4.2 局域网客户端控制第56-57页
        4.4.3 互联网客户端控制第57-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五章 系统功能测试与性能分析第60-76页
    5.1 测试环境介绍第60-62页
        5.1.1 仿真测试环境第60页
        5.1.2 真实测试环境第60-62页
    5.2 系统功能测试第62-69页
        5.2.1 搜索树深度的选择第62页
        5.2.2 全局收益POMDP算法测试第62-63页
        5.2.3 拓扑图提取测试第63-65页
        5.2.4 自主巡逻模块测试第65-66页
        5.2.5 预设巡逻模块测试第66-67页
        5.2.6 扩展接口测试第67-69页
    5.3 算法性能测试与分析第69-74页
        5.3.1 主动SLAM算法的评价指标第69页
        5.3.2 主动SLAM算法性能测试与比较第69-73页
        5.3.3 改进的动态窗口法测试第73-74页
    5.4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6.1 总结第76页
    6.2 展望第76-78页
致谢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作者简介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供电低功耗热电-光电集成微传感器热电光电效应的研究
下一篇:区块链技术在文档管理中的应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