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7页 |
1.1 纳米药物传递系统概述 | 第8-9页 |
1.2 纳米脂质体载体系统概述 | 第9-16页 |
1.2.1 脂质体的组成和分类 | 第12-13页 |
1.2.2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 第13-16页 |
1.2.3 脂质体的载药方式 | 第16页 |
1.3 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修饰 | 第16-19页 |
1.3.1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 第17-18页 |
1.3.2 磁性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 | 第18-19页 |
1.4 功能化脂质体载体概述 | 第19-23页 |
1.4.1 pH敏感型脂质体 | 第19-20页 |
1.4.2 酶响应型脂质体 | 第20-21页 |
1.4.3 免疫型脂质体 | 第21-22页 |
1.4.4 主动靶向型脂质体 | 第22-23页 |
1.5 一氧化氮供体的概述 | 第23-25页 |
1.6 选题依据与目的 | 第25-27页 |
第二章 磁靶向性纳米脂质体给药系统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 第27-46页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7-28页 |
2.2 磁性磷脂的构建 | 第28-32页 |
2.2.1 PEG的官能团转换和结构修饰 | 第28-29页 |
2.2.2 DSPE-PEG的合成 | 第29-30页 |
2.2.3 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合成及修饰 | 第30-31页 |
2.2.4 磷脂与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对接 | 第31-3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2-37页 |
2.3.1 PEG的官能团转换和结构修饰 | 第32页 |
2.3.2 DSPE-PEG的合成及表征 | 第32-33页 |
2.3.3 磁性纳米颗粒的合成及修饰结果 | 第33-35页 |
2.3.4 磁性磷脂的合成与表征 | 第35-37页 |
2.4 磁性脂质体的构建 | 第37-40页 |
2.4.1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2.4.2 空白脂质体和载药脂质体的制备 | 第37-38页 |
2.4.3 脂质体粒径分布、Zeta电位以及形态学观察 | 第38页 |
2.4.4 载药脂质体包封率、载药量测试 | 第38-39页 |
2.4.5 载药脂质体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 第39页 |
2.4.6 细胞培养及活性筛选 | 第39-40页 |
2.4.7 载药脂质体的磁性效果评价 | 第40页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 第40-45页 |
2.5.1 脂质体粒径、Zeta电位及形态 | 第40-41页 |
2.5.2 脂质体的包封率、载药量以及体外药物释放 | 第41-42页 |
2.5.3 载体材料的安全性评价 | 第42-43页 |
2.5.4 载药脂质体的抗肿瘤活性效果 | 第43-44页 |
2.5.5 载药脂质体的磁性效果评价 | 第44-4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含有NO供体的磁靶向性纳米脂质体给药系统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 第46-62页 |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46-47页 |
3.2 磷脂构建 | 第47-50页 |
3.2.1 PEG官能团转换及磁性纳米颗粒的合成与修饰 | 第47页 |
3.2.2 NO供体的制备与表征方法 | 第47-49页 |
3.2.3 功能性磷脂的合成及表征方法 | 第49-5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0-53页 |
3.4 功能性脂质体的构建 | 第53-54页 |
3.4.1 空白脂质体及载药脂质体的制备 | 第53页 |
3.4.2 功能化脂质体粒径、Zeta电位以及形态学测试 | 第53页 |
3.4.3 载药脂质体包封率、载药量及体外药物释放测试 | 第53-54页 |
3.4.4 细胞培养、活性筛选及体外NO释放 | 第54页 |
3.4.5 细胞摄取 | 第54页 |
3.5 结果讨论 | 第54-61页 |
3.5.1 功能化脂质体粒径分布、Zeta电位以及形貌 | 第54-55页 |
3.5.2 脂质体的包封率、载药量以及体外药物释放 | 第55-56页 |
3.5.3 脂质体材料安全性评价 | 第56-57页 |
3.5.4 多功能载DOX脂质体的抗肿瘤活性效果评价 | 第57-58页 |
3.5.5 多功能载药脂质体的磁性效果评价 | 第58页 |
3.5.6 含有NO供体的多功能载体NO释放 | 第58-60页 |
3.5.7 肿瘤细胞对多功能载体的摄取结果 | 第60-6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