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家庭治疗模式在青少年社区戒毒中的应用研究--以G区某戒毒个案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一、《禁毒法》的颁布与实施 | 第9页 |
二、我国禁毒社会工作的发展 | 第9-10页 |
三、青少年吸毒问题形式严峻 | 第10页 |
四、结构家庭治疗模式在戒毒领域中的应用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1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一、关于结构家庭治疗法的研究 | 第12-15页 |
二、关于社区戒毒的研究 | 第15-17页 |
三、对文献的简要评价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研究框架 | 第19-27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一、禁毒社会工作者与社区戒毒 | 第19-20页 |
二、结构家庭治疗模式的相关概念 | 第20-22页 |
第二节 研究视角 | 第22-25页 |
一、结构家庭治疗模式的内涵 | 第22-23页 |
二、结构家庭治疗模式的治疗过程 | 第23-25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26页 |
二、深度访谈法 | 第26页 |
三、个案研究法 | 第26-27页 |
第三章 介入过程 | 第27-49页 |
第一节 个案概况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接案 | 第28-29页 |
第三节 预估 | 第29-32页 |
第四节 进入家庭 | 第32-38页 |
一、初探家庭 | 第32-35页 |
二、再探家庭 | 第35-38页 |
第五节 评估家庭结构 | 第38-42页 |
一、服务对象家庭问题分析 | 第38-40页 |
二、服务计划 | 第40-42页 |
第六节 去除病态家庭结构 | 第42-48页 |
一、改善夫妻次系统 | 第43-44页 |
二、巩固夫妻次系统的改变 | 第44-45页 |
三、改变亲子次系统 | 第45-48页 |
第七节 结案 | 第48-49页 |
第四章 成效评估 | 第49-52页 |
第一节 治疗成效 | 第49页 |
第二节 评估方式 | 第49-5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 第52-56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52-54页 |
第二节 专业反思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简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