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热力工程理论论文--传热学论文

矩形通道内纵向涡发生器的换热与流动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符号对照表第12-13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3-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7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7-18页
    1.2 强化传热的途径第18-19页
    1.3 强化传热技术的分类第19-20页
    1.4 纵向涡发生器的研究发展概述第20-23页
        1.4.1 纵向涡发生器类型及布置方式第20-21页
        1.4.2 实验研究第21-22页
        1.4.3 数值模拟第22-23页
    1.5 脉动流研究进展第23-25页
        1.5.1 脉动流国外研究现状第23-24页
        1.5.2 脉动流国内研究现状第24-25页
    1.6 强化传热性能评价第25页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5-27页
第二章 数值模拟基础理论第27-34页
    2.1 计算流体力学及软件介绍第27-29页
        2.1.1 计算流体动力学概述第27-28页
        2.1.2 CFD软件介绍第28-29页
    2.2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第29-31页
        2.2.1 质量守恒方程第29页
        2.2.2 动量守恒方程第29-30页
        2.2.3 能量守恒方程第30页
        2.2.4 剪切压力传输模型第30-31页
    2.3 强化换热理论概述第31-32页
        2.3.1 矩形通道内的纵向涡的产生与发展第31页
        2.3.2 场协同理论第31-32页
    2.4 相关参数的说明第32-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涡发生器的矩形通道的实验验证第34-46页
    3.1 实验模型第34-35页
    3.2 实验系统工作原理第35-36页
    3.3 实验系统设计第36-37页
    3.4 实验设备选择第37-39页
        3.4.1 微型磁力泵第37页
        3.4.2 模拟热源第37-38页
        3.4.3 测量仪器第38-39页
    3.5 实验系统组装和步骤第39-41页
        3.5.1 实验系统组装第39-40页
        3.5.2 实验步骤第40-41页
    3.6 实验不确定性分析第41-43页
        3.6.1 误差分析第41页
        3.6.2 不确定性分析第41-43页
    3.7 实验结果分析第43-45页
    3.8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湍流时矩形通道内的强化换热特性分析第46-67页
    4.1 模型描述第46-49页
        4.1.1 几何模型第46-47页
        4.1.2 计算边界条件第47-48页
        4.1.3 求解设置第48-49页
    4.2 网格独立性验证第49-51页
        4.2.1 网格划分第49-50页
        4.2.2 网格独立性验证第50-51页
    4.3 模型验证第51-52页
    4.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52-64页
        4.4.1 短翼b与长翼a的相对位置的影响第53-56页
        4.4.2 短翼b与长翼a的相对夹角α的影响第56-59页
        4.4.3 短翼b与长翼a的相对高度的影响第59-62页
        4.4.4 三种阵列方式对传热和流动特性的影响第62-64页
    4.5 本章小结第64-67页
第五章 脉动流时矩形通道内的强化换热特性分析第67-83页
    5.1 模型描述第67-68页
        5.1.1 几何模型第67页
        5.1.2 边界条件第67-68页
        5.1.3 求解设置第68页
    5.2 时间步长的独立性验证第68-69页
    5.3 相关参数说明第69-70页
    5.4 脉动流换热因素的研究第70-78页
        5.4.1 频率对脉动流的影响第70-72页
        5.4.2 振幅对脉动流的影响第72-75页
        5.4.3 雷诺数对脉动流的影响第75-76页
        5.4.4 脉动流下矩形通道内速度场分析第76-78页
    5.5 脉动流对场协同的影响第78-81页
        5.5.1 求解器中场协同设置第78-79页
        5.5.2 数值模拟结果和分析第79-81页
    5.6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3-85页
    6.1 总结第83-84页
    6.2 展望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1页
致谢第91-93页
作者简介第93-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质量时变的HAP燃料舱结构模态分析
下一篇:基于重叠网格方法的水轮机水动力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