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1 摄影测量技术 | 第11-12页 |
1.3.2 正射影像图的制作 | 第12-13页 |
1.3.3 实景三维模型的制作 | 第13-14页 |
1.3.4 数字线划图的生产 | 第14-15页 |
1.4 论文的组织安排 | 第15页 |
1.5 重点解决的问题 | 第15-17页 |
第2章 实验主要基础原理及软硬件设备 | 第17-34页 |
2.1 影像特征提取及匹配 | 第17-18页 |
2.2 空中三角测量 | 第18-21页 |
2.3 影像畸变相关理论 | 第21-28页 |
2.3.1 相机检校 | 第22页 |
2.3.2 畸变模型 | 第22-23页 |
2.3.3 相机成像坐标系变换 | 第23-27页 |
2.3.4 校正原理 | 第27-28页 |
2.4 正射影像图制作相关软硬件 | 第28-31页 |
2.4.1 飞马智能航测系统F300 | 第28-30页 |
2.4.2 Pix4DMapper软件 | 第30-31页 |
2.5 三维实景模型生产实验设备 | 第31-33页 |
2.5.1 哈瓦四轴八旋翼无人机 | 第31-33页 |
2.5.2 ContextCapture软件 | 第33页 |
2.6 EPS地理信息工作站 | 第33-34页 |
第3章 基于Pix4DMapper的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 | 第34-65页 |
3.1 技术方法及流程 | 第34-35页 |
3.2 实验概况 | 第35-41页 |
3.2.1 作业区概况 | 第35-36页 |
3.2.2 影像资料 | 第36-37页 |
3.2.3 相机检校资料 | 第37页 |
3.2.4 像控点及检查点布设 | 第37-40页 |
3.2.5 数学基础 | 第40页 |
3.2.6 精度指标 | 第40-41页 |
3.3 无人机垂直摄影数据处理 | 第41-56页 |
3.3.1 数据的整理与检查 | 第41-44页 |
3.3.2 影像畸变改正 | 第44-49页 |
3.3.3 Pix4DMapper数据处理 | 第49-56页 |
3.4 结果分析及优化建议 | 第56-64页 |
3.4.1 影像质量分析 | 第56-58页 |
3.4.2 精度分析 | 第58-62页 |
3.4.3 优化建议 | 第62-64页 |
3.5 本章总结 | 第64-65页 |
第4章 基于ContextCapture的实景三维模型生产 | 第65-90页 |
4.1 技术方法及路线 | 第65-66页 |
4.2 实验概况 | 第66-70页 |
4.2.1 作业区概况 | 第66页 |
4.2.2 影像资料 | 第66-69页 |
4.2.3 像控点及检查点布设 | 第69-70页 |
4.2.4 技术规格和要求 | 第70页 |
4.2.5 数学基础 | 第70页 |
4.3 无人机倾斜摄影数据处理 | 第70-76页 |
4.3.1 创建工程 | 第70页 |
4.3.2 影像导入及设置 | 第70-72页 |
4.3.3 控制点的添加 | 第72页 |
4.3.4 空中三角测量 | 第72-73页 |
4.3.5 构建模型 | 第73-76页 |
4.4 三维模型精度分析 | 第76-88页 |
4.4.1 平面及高程精度计算 | 第76-82页 |
4.4.2 其他精度统计 | 第82-87页 |
4.4.3 精度汇总 | 第87-88页 |
4.5 本章总结 | 第88-90页 |
第5章 基于EPS的数字线划图生产 | 第90-115页 |
5.1 技术方法及流程 | 第90-91页 |
5.2 生产质量标准 | 第91-92页 |
5.2.1 采集标准 | 第91页 |
5.2.2 精度指标 | 第91-92页 |
5.3 EPS生产DLG技术流程 | 第92-105页 |
5.3.1 建立EPS工程 | 第92-93页 |
5.3.2 生成及加载模型 | 第93-98页 |
5.3.3 要素采集 | 第98-101页 |
5.3.4 数据检测 | 第101页 |
5.3.5 数据存储及导出 | 第101-105页 |
5.4 EPS输出DWG格式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105-110页 |
5.5 精度分析 | 第110-114页 |
5.6 本章总结 | 第114-11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5-117页 |
6.1 结论 | 第115-116页 |
6.2 展望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120-121页 |
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 第121-122页 |
致谢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