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车辆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车体构造及设备论文--制动装置论文

铁路货车基础制动装置传动效率及闸瓦偏磨规律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1.2 基础制动装置国内外发展概况第12-17页
        1.2.1 基础制动装置国内发展概况第12-15页
        1.2.2 基础制动装置国外发展概况第15-17页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7页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二章 铁路货车基础制动装置传动效率解析法研究第18-40页
    2.1 货车基础制动装置简介第18-24页
        2.1.1 结构组成第18-23页
        2.1.2 制动原理第23-24页
    2.2 基础制动装置传动效率计算公式第24-27页
    2.3 基于解析法的传动效率理论解计算第27-35页
        2.3.1 车体前制动杠杆受力分析第27-28页
        2.3.2 车体后制动杠杆受力分析第28-29页
        2.3.3 销轴连接摩擦阻力矩分析第29-30页
        2.3.4 游动杠杆受力分析第30-31页
        2.3.5 固定杠杆受力分析第31-33页
        2.3.6 制动梁受力分析第33-34页
        2.3.7 传动效率理论解计算第34-35页
    2.4 传动效率的试验验证第35-36页
    2.5 传动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第36-39页
        2.5.1 闸调器弹簧抗力及其摩擦阻力第36-37页
        2.5.2 制动缸缓解簧抗力及其摩擦阻力第37页
        2.5.3 车体摩擦阻力第37-38页
        2.5.4 转向架摩擦阻力第38页
        2.5.5 影响因素对比分析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基础制动装置闸瓦偏磨解析法研究第40-54页
    3.1 闸瓦偏磨机理解析法研究方法说明第40-41页
    3.2 闸瓦制动单元的瞬时受力分析第41-51页
        3.2.1 闸瓦偏磨研究中的基本概念第41-43页
        3.2.2 闸瓦制动单元的瞬时受力模型第43-46页
        3.2.3 闸瓦瞬时受力模型求解及分析第46-51页
    3.3 闸瓦制动单元的连续受力分析第51-53页
        3.3.1 车辆去程时闸瓦上下偏磨形成过程分析第51-52页
        3.3.2 车辆回程时闸瓦上下偏磨形成过程分析第52页
        3.3.3 关于延长闸瓦使用寿命的建议第52-53页
    3.4 闸瓦偏磨机理解析法研究结果分析第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传动效率与闸瓦偏磨多体动力学仿真研究第54-68页
    4.1 多体动力学简介第54-55页
    4.2 仿真平台介绍第55-56页
        4.2.1 RecurDyn软件概述第55-56页
        4.2.2 RecurDyn产品线组成第56页
    4.3 基础制动装置仿真建模第56-62页
        4.3.1 基础制动装置仿真技术路线第56-57页
        4.3.2 虚拟样机建模第57-58页
        4.3.3 子系统建模第58-59页
        4.3.4 刚体建模第59-61页
        4.3.5 约束建模第61页
        4.3.6 接触建模第61-62页
        4.3.7 外载荷建模第62页
    4.4 传动效率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第62-65页
        4.4.1 传动效率仿真方案设计第63页
        4.4.2 传动效率仿真求解器设置第63页
        4.4.3 传动效率仿真实验结果分析第63-65页
    4.5 闸瓦偏磨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第65-67页
        4.5.1 闸瓦偏磨仿真方案设计第65页
        4.5.2 闸瓦偏磨仿真求解器设置第65-66页
        4.5.3 闸瓦偏磨仿真实验结果分析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5.1 结论第68-69页
    5.2 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轨道车辆制动盘磨粒磨损特性及机理研究
下一篇:铁路货运车辆的双系统供电装置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