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5-16页 |
前言 | 第16-19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6-18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8-19页 |
一、LASP-1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 第19-36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9-30页 |
1.1.1 胰腺导管腺癌组织标本和临床病理资料 | 第19-20页 |
1.1.2 主要试剂 | 第20-21页 |
1.1.3 主要抗体及引物 | 第21页 |
1.1.4 主要试剂配置 | 第21-25页 |
1.1.5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25页 |
1.1.6 实验方法 | 第25-30页 |
1.1.7 统计学分析 | 第30页 |
1.2 结果 | 第30-34页 |
1.2.1 LASP-1蛋白在胰腺导管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 第30-31页 |
1.2.2 LASP-1mRNA在胰腺导管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 第31页 |
1.2.3 99例胰腺腺癌患者基本信息 | 第31-32页 |
1.2.4 LASP-1蛋白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 | 第32-33页 |
1.2.5 LASP-1蛋白在其他胰腺肿瘤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 | 第33-34页 |
1.3 讨论 | 第34-35页 |
1.4 小结 | 第35-36页 |
二、LASP-1在胰腺导管腺癌细胞系中的功能 | 第36-51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36-44页 |
2.1.1 主要细胞系 | 第36页 |
2.1.2 抗体,引物及试剂盒 | 第36-37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37-38页 |
2.1.4 主要试剂配制 | 第38-41页 |
2.1.5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41页 |
2.1.6 主要实验方法 | 第41-44页 |
2.2 结果 | 第44-49页 |
2.2.1 LASP-1蛋白在胰腺导管腺癌细胞系的表达 | 第44-45页 |
2.2.2 小干扰RNA(siLASP-1)及pcDNA-LASP-1过表达质粒效率验证 | 第45-46页 |
2.2.3 LASP-1蛋白对胰腺导管腺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 第46-47页 |
2.2.4 LASP-1蛋白对胰腺导管腺癌细胞运动及迁移能力的影响 | 第47-48页 |
2.2.5 LASP-1蛋白在胰腺导管腺癌细胞中的定位及功能 | 第48-49页 |
2.3 讨论 | 第49-50页 |
2.4 小结 | 第50-51页 |
三、LASP-1表达调控机制 | 第51-69页 |
3.1 对象和方法 | 第51-62页 |
3.1.1 主要胰腺导管腺癌系及菌株 | 第51页 |
3.1.2 抗体及引物 | 第51-52页 |
3.1.3 实验所用质粒 | 第52-53页 |
3.1.4 主要试剂 | 第53页 |
3.1.5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53-54页 |
3.1.6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54-55页 |
3.1.7 主要实验方法 | 第55-62页 |
3.2 结果 | 第62-67页 |
3.2.1 LASP-1过表达稳系构建检测 | 第62-63页 |
3.2.2 LASP-1蛋白与HIF-1α的表达具有相关性 | 第63-65页 |
3.2.3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ChIP) | 第65-66页 |
3.2.4 双萤光素酶实验 | 第66-67页 |
3.3 讨论 | 第67-68页 |
3.4 小结 | 第68-69页 |
四、HIF-1α和LASP-1的相关性表达 | 第69-75页 |
4.1 对象和方法 | 第69-71页 |
4.1.1 主要细胞及小鼠 | 第69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69-70页 |
4.1.3 主要试剂配置 | 第70页 |
4.1.4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70页 |
4.1.5 主要实验方法 | 第70-71页 |
4.2 结果 | 第71-73页 |
4.2.1 HIF-1抑制剂(地高辛)能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 | 第71-72页 |
4.2.2 小鼠肿瘤标本中HIF-1α和LASP-1的表达具有相关性 | 第72页 |
4.2.3 人胰腺导管腺癌标本中HIF-1α和LASP-1的表达具有相关性 | 第72-73页 |
4.3 讨论 | 第73-74页 |
4.4 小结 | 第74-75页 |
五、LASP-1可以逆转由于HIF-1α抑制导致的转移减少 | 第75-82页 |
5.1 对象和方法 | 第75-78页 |
5.1.1 主要细胞系及动物 | 第75页 |
5.1.2 主要试剂 | 第75页 |
5.1.3 主要试剂配置 | 第75-76页 |
5.1.4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76-77页 |
5.1.5 主要实验方法 | 第77-78页 |
5.2 结果 | 第78-81页 |
5.3.1 体外“回复实验”证实LASP-1可以逆转HIF-1α减少导致的迁移下降 | 第78-79页 |
5.3.2 体内“回复实验”证实LASP-1可以逆转HIF-1α抑制导致的转移减少 | 第79-81页 |
5.3 讨论 | 第81页 |
5.4 小结 | 第81-82页 |
六、LASP-1影响患者的总体生存及淋巴结转移 | 第82-85页 |
6.1 对象和方法 | 第82页 |
6.2 结果 | 第82-84页 |
LASP-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学参数及预后之间的关系 | 第82-84页 |
6.3 讨论 | 第84页 |
6.4 小结 | 第84-85页 |
全文结论 | 第85-89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97-98页 |
综述 | 第98-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23页 |
致谢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