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10-15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2、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2-13页 |
1、研究思路 | 第12页 |
2、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三)创新点和难点 | 第13-15页 |
1、创新点 | 第13-14页 |
2、难点 | 第14-15页 |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一)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1、税收流失的定义 | 第15页 |
2、理论工具——公平理论 | 第15-16页 |
3、个人所得税征管的理论依据 | 第16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三)国外文献综述 | 第18-21页 |
三、高收入群体界定及其个人所得税流失现状 | 第21-27页 |
(一)高收入群体界定 | 第21-22页 |
(二)高收入群体个人所得税税负现状 | 第22-24页 |
1、个税整体流失严重 | 第22页 |
2、高收入群体税收贡献偏低 | 第22-24页 |
(三)高收入群体个人所得税流失渠道 | 第24-27页 |
1、收入隐藏转移 | 第24-25页 |
2、利益转化 | 第25-27页 |
四、高收入群体个人所得税流失原因分析 | 第27-31页 |
(一)制度方面 | 第27-28页 |
1、课征方式亟待转变 | 第27页 |
2、课税范围与收入来源多样化不相匹配 | 第27-28页 |
3、高税率使高收入群体有偷逃税动机 | 第28页 |
(二)征管方面 | 第28-29页 |
1、信息传递不完善 | 第28页 |
2、税务稽查不深入 | 第28-29页 |
3、税务监管不力 | 第29页 |
(三)社会遵从方面 | 第29-31页 |
1、代扣代缴未尽义务 | 第29-30页 |
2、自行申报主动性低 | 第30-31页 |
五、发达国家高收入群体个人所得税流失治理经验 | 第31-35页 |
(一)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制度及对高收入群体的征管措施 | 第31-33页 |
1、美国以家庭为单位,工薪阶层并非纳税主体 | 第31页 |
2、日本实行税收等级申报制度,大力推广税务代理 | 第31-32页 |
3、英国强化源泉扣缴制度,源头治理降低成本一举两得 | 第32-33页 |
4、德国力推奖惩制,重点加强对高收入者的全方位监控 | 第33页 |
(二)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流失治理经验启示 | 第33-35页 |
1、简化税制 | 第33-34页 |
2、完善的体制机制和健全的法律保障 | 第34页 |
3、重视征管和信息化建设 | 第34页 |
4、营造良好涉税环境,大力推广第三方管理服务 | 第34-35页 |
六、我国高收入群体个人所得税流失治理对策 | 第35-42页 |
(一)优化税制 | 第35-36页 |
1、扩大征税范围,全面覆盖收入所得 | 第35页 |
2、分类综合相结合课税模式下的课税对象应以家庭为主体 | 第35页 |
3、完善税率结构设计 | 第35-36页 |
4、缩小减免范围 | 第36页 |
(二)征管体系建设和能力改进 | 第36-39页 |
1、全面建立税务代码制度,推动双重评级个人诚信体系的形成 | 第36-37页 |
2、加强源头治理,完善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制度,引导地下经济显性化 | 第37页 |
3、加强税源监控,加大税务稽查和违法处罚力度,体现税法强制性 | 第37-38页 |
4、大力推广第三方监督服务,借助社会力量协同管理税收事项 | 第38页 |
5、攻坚信息化保障,提高税源监管能力 | 第38-39页 |
(三)打造一支全新的税务铁军 | 第39-40页 |
1、调整机构配置和人员设置,倡导团结协作,实现政务业务融合 | 第39-40页 |
2、注重人才培养,着力提升税务干部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 第40页 |
(四)营造良好涉税环境,提升高收入者纳税遵从意识 | 第40-42页 |
1、重视税收政务公开,创新税收宣传方式 | 第40-41页 |
2、巩固服务型机关建设成果,拓宽征纳诉求渠道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个人简历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