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自媒体形象构成要素的实证分析--以“头条号”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5页
        1.2.1 媒介形象研究综述第10-14页
        1.2.2 自媒体研究综述第14-15页
    1.3 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第15-17页
        1.3.1 研究方法第15页
        1.3.2 研究思路第15页
        1.3.3 文章创新点第15-17页
第二章 自媒体形象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7-21页
    2.1 概念界定第17-19页
        2.1.1 自媒体概念第17-18页
        2.1.2 形象与媒介形象概念第18页
        2.1.3 自媒体形象概念第18-19页
    2.2 理论基础第19-21页
        2.2.1 拟态环境理论第19-20页
        2.2.2 认知理论第20-21页
第三章 自媒体形象构成要素的研究假设与设计第21-26页
    3.1 自媒体形象构成要素的研究假设第21-22页
    3.2 自媒体形象构成要素的研究设计第22-26页
        3.2.1 自媒体形象构成要素的模型设计第22-23页
        3.2.2 调查问卷设计第23-26页
第四章 自媒体形象构成要素的实证分析第26-40页
    4.1 自媒体形象构成要素的调研结果描述第26-31页
    4.2 自媒体形象构成要素的因子分析第31-38页
        4.2.1 效度检验第31-32页
        4.2.2 主成份因子分析第32-38页
    4.3 自媒体形象构成要素的信度检验第38页
    4.4 自媒体形象构成要素间的相关性分析第38-40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40-44页
    5.1 自媒体形象构成要素的假设检验第40-42页
    5.2 塑造良好自媒体形象的建议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8-49页
附录第49-52页
后记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微信公众号用户使用动机、行为与满意度的关系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下一篇:微信使用中的社会临场感与个体社会资本--以南京地区大学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