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侵财型虚假诉讼犯罪的停止形态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侵财型虚假诉讼犯罪概述 | 第9-15页 |
(一) 侵财型虚假诉讼犯罪的概念 | 第9-13页 |
1、域外法律对侵财型虚假诉讼犯罪的刑法规制 | 第9-10页 |
2、我国法律对侵财型虚假诉讼犯罪的规定 | 第10-11页 |
3、侵财型虚假诉讼犯罪的概念 | 第11-13页 |
(二) 侵财型虚假诉讼犯罪的特征 | 第13-15页 |
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侵害他人合法财产的目的 | 第13页 |
2、客观行为是复数行为 | 第13页 |
3、侵犯客体是复杂客体 | 第13-15页 |
二、侵财型虚假诉讼犯罪停止形态的理论述评 | 第15-19页 |
(一) 国外刑法的犯罪停止形态理论 | 第15-16页 |
(二) 我国刑法的犯罪停止形态理论 | 第16-19页 |
三、侵财型虚假诉讼犯罪的停止形态 | 第19-31页 |
(一) 侵财型虚假诉讼犯罪的“着手”和预备 | 第19-23页 |
1、侵财型虚假诉讼犯罪的“着手” | 第19-21页 |
2、侵财型虚假诉讼犯罪的预备 | 第21-22页 |
3、侵财型虚假诉讼犯罪预备行为是否具有可罚性 | 第22-23页 |
(二) 侵财型虚假诉讼犯罪的既遂 | 第23-27页 |
1、犯罪既遂的一般理论 | 第23-24页 |
2、侵财型虚假诉讼犯罪是结果犯 | 第24-25页 |
3、侵财型虚假诉讼犯罪的既遂标准 | 第25-27页 |
(三) 侵财型虚假诉讼犯罪的中止和未遂 | 第27-31页 |
1、侵财型虚假诉讼犯罪的中止 | 第27-28页 |
2、侵财型虚假诉讼犯罪的未遂 | 第28-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