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污罪主体争议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贪污罪主体问题概述 | 第11-23页 |
第一节 贪污罪主体相关立法司法解释演变 | 第11-15页 |
一 计划经济背景下国家工作人员的含义 | 第11-12页 |
二 多种所有制经济背景下关于贪污罪主体的立法解释 | 第12-13页 |
三 多种所有制经济背景下关于贪污罪主体的司法解释 | 第13-15页 |
第二节 贪污罪犯罪主体之学理争议 | 第15-23页 |
一 贪污罪主体争议问题概述 | 第15-16页 |
二 身份说及其弊端 | 第16-17页 |
三 公务说及其提倡 | 第17-18页 |
四 从公务和劳务的关系看公务说 | 第18-23页 |
第二章 村基层组织人员的公务性问题 | 第23-30页 |
第一节 村基层组织和村基层组织人员范围的界定 | 第23-25页 |
一 村基层组织范围的界定 | 第23-24页 |
二 村基层组织人员范围的界定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村基层组织人员公务性的实质分析 | 第25-30页 |
第三章 国家出资企业中人员的公务性问题 | 第30-36页 |
第一节 国家出资企业中人员职务身份认定的旧模式 | 第30-31页 |
第二节 “新情况”与国家出资企业中人员公务性 | 第31-36页 |
第四章 科研人员的公务性问题 | 第36-49页 |
第一节 科研人员公务性的实务观点 | 第36-38页 |
第二节 科研人员公务性问题的侵财基础 | 第38-41页 |
一 科研经费公款性质肯定说 | 第38-40页 |
二 科研经费公款性质否定说 | 第40页 |
三 科研经费具有公款性质 | 第40-41页 |
第三节 对科研人员公务性的否定 | 第41-49页 |
一 科研人员并非身份公务员 | 第42页 |
二 科研人员也非功能概念公务员 | 第42-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个人简历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