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 | 第10-13页 |
1.1.1 钾肥生产现状 | 第10-11页 |
1.1.1.1 硫酸钾生产现状 | 第10-11页 |
1.1.2 察尔汗盐湖开发现状 | 第11-12页 |
1.1.3 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第12-13页 |
1.1.3.1 无水氯化镁的制备 | 第12-13页 |
1.2 水盐体系相平衡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水盐体系相平衡的热力学计算模型 | 第15-17页 |
1.4.1 Pitzer模型 | 第15-16页 |
1.4.2 NRTL模型 | 第16页 |
1.4.3 UNIFAC模型 | 第16-17页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17-20页 |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页 |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0-28页 |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20-23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0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0-21页 |
2.1.3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 第21-23页 |
2.2 分析和表征方法 | 第23-25页 |
2.2.1 各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23-25页 |
2.2.2 平衡固相的确定 | 第25页 |
2.2.3 表征方法 | 第25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5-28页 |
2.3.1 实验装置 | 第25页 |
2.3.2 平衡时间的测定 | 第25-26页 |
2.3.3 实验步骤 | 第26-28页 |
第三章 0℃时(NH_4)_2SO_4-MgSO_4-K2SO_4-H_2O相平衡 | 第28-34页 |
3.1 0℃时(NH_4)_2SO_4-MgSO_4-K2SO_4-H_2O四元体系相图 | 第28-31页 |
3.2 (NH_(4n),K_(1-n))_2SO_4·MgSO_4·6H_2O结构性质的表征 | 第31-33页 |
3.3 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0℃时NH_4Cl-MgCl_2-KCl-H_2O相平衡 | 第34-42页 |
4.1 0℃时NH_4Cl-MgCl_2-KCl-H_2O四元体系相平衡 | 第34-38页 |
4.2 0℃时NH_4Cl-MgCl_2-KCl-H_2O相图的应用 | 第38-40页 |
4.3 小结 | 第40-42页 |
第五章 0℃时K~+,NH_4~+,Mg~(2+)//SO_4~(2-),Cl~--H_2O五元体系相平衡 | 第42-46页 |
5.1 0℃时K~+,NH_4~+,Mg~(2+)//SO_4~(2-),Cl~--H_2O五元体系相图 | 第42-45页 |
5.1.1 0℃时K~+,NH_4~+,Mg~(2+)//SO_4~(2-),Cl~--H_2O五元体系溶解度 | 第42-44页 |
5.1.2 0℃时K~+,NH_4~+,Mg~(2+)//SO_4~(2-),Cl~--H_2O五元体系相图分析 | 第44-45页 |
5.2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六章 电解质溶液理论计算 | 第46-68页 |
6.1 相平衡计算模型 | 第46-51页 |
6.1.1 混合电解质溶液渗透系数和活度系数的计算 | 第46-49页 |
6.1.2 相互作用参数θ、Ψ的计算 | 第49-51页 |
6.1.2.1 Pitzer参数 | 第50页 |
6.1.2.2 离子间相互作用参数 | 第50-51页 |
6.2 (NH_4)_2SO_4-MgSO_4-K_2SO_4-H_2O四元体系溶解度的计算 | 第51-58页 |
6.2.1 三元子体系溶解度的计算 | 第51-54页 |
6.2.2 四元子体系溶解度的计算 | 第54-58页 |
6.3 NH_4Cl-MgCl_2-KCl-H_2O四元体系溶解度的预测 | 第58-66页 |
6.3.1 三元子体系溶解度的计算 | 第58-62页 |
6.3.2 四元体系溶解度的计算 | 第62-66页 |
6.4 小结 | 第66-68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附录A | 第76-77页 |
附录B | 第77-78页 |
附录C | 第78-80页 |
附录D | 第80-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