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康保县浅层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地质意义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样品采集与测试 | 第13-16页 |
1.4.1 采样方法 | 第13-15页 |
1.4.2 样品处理 | 第15页 |
1.4.3 样品分析测试及质量评述 | 第15-16页 |
1.5 数据整理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8-28页 |
2.1 研究区社会经济及自然地理概况 | 第18-21页 |
2.1.1 区域位置 | 第18-19页 |
2.1.2 社会经济 | 第19页 |
2.1.3 气候 | 第19页 |
2.1.4 植被 | 第19-20页 |
2.1.5 地貌特征 | 第20-21页 |
2.2 水资源 | 第21页 |
2.3 土壤类型及特征 | 第21-22页 |
2.4 区域地质背景 | 第22-25页 |
2.4.1 区域构造 | 第22-23页 |
2.4.2 区域地层 | 第23页 |
2.4.3 岩浆岩 | 第23-25页 |
2.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 第28-42页 |
3.1 土壤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28-31页 |
3.1.1 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 | 第28-29页 |
3.1.2 土壤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 第29-30页 |
3.1.3 不同pH条件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 | 第30-31页 |
3.2 浅层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 | 第31-35页 |
3.2.1 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31-33页 |
3.2.2 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 第33-35页 |
3.3 健康元素硒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35-40页 |
3.3.1 硒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 | 第35-36页 |
3.3.2 Se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3 硒在工业中的影响 | 第37页 |
3.3.4 硒元素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 | 第37-39页 |
3.3.5 硒元素丰缺程度评价 | 第39-40页 |
3.4 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特征 | 第42-58页 |
4.1 土壤中大量营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42-45页 |
4.1.1 土壤中大量营养元素含量特征 | 第42-43页 |
4.1.2 土壤中大量营养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 第43-44页 |
4.1.3 土壤中大量营养元素丰缺程度评价 | 第44-45页 |
4.2 土壤中中量营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45-48页 |
4.2.1 土壤中中量营养元素含量特征 | 第45-46页 |
4.2.2 土壤中中量营养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 第46-47页 |
4.2.3 土壤中中量营养元素丰缺程度评价 | 第47-48页 |
4.3 土壤中微量营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48-53页 |
4.3.1 土壤中微量营养元素含量特征 | 第48-49页 |
4.3.2 土壤中微量营养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 第49-50页 |
4.3.3 土壤中微量营养元素丰缺程度评价 | 第50-53页 |
4.4 土壤养分综合评价 | 第53-57页 |
4.4.1 土壤养分肥力 | 第53页 |
4.4.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53页 |
4.4.3 评价方法选取 | 第53-54页 |
4.4.4 综合评价 | 第54-57页 |
4.5 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