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按米的粘性分论文

减氮对辽粳5/秋田小町RIL群体株型、产量及米质的影响

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22页
    1.1 氮肥减施的重要意义第13-14页
    1.2 氮肥对水稻株型性状的影响第14-15页
    1.3 氮肥对水稻抗倒伏性状的影响第15-17页
    1.4 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第17页
    1.5 氮肥对水稻米质的影响第17-18页
    1.6 株型与产量的关系第18-19页
    1.7 株型与米质的关系第19页
    1.8 抗倒伏性状与产量和米质的关系第19-20页
    1.9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22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2-25页
    2.1 试验材料第22页
    2.2 试验设计第22页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22-24页
        2.3.1 水稻的株型性状第22-23页
        2.3.2 水稻的抗倒伏性状第23页
        2.3.3 水稻穗部性状和产量性状第23页
        2.3.4 水稻品质性状第23-24页
    2.4 数据统计分析第24-25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5-82页
    3.1 不同施肥模式下RIL株型性状的表现第25-26页
    3.2 不同施肥模式下RIL群体穗部性状的表现第26-27页
    3.3 不同施肥模式下RIL群体产量性状的表现第27-28页
    3.4 不同施肥模式下RIL群体米质性状的表现第28-29页
    3.5 不同施肥模式下RIL群体抗倒伏性状的表现第29-31页
    3.6 RIL群体株型性状的次数分布图第31-37页
    3.7 RIL群体穗部性状的次数分布图第37-40页
    3.8 RIL群体产量性状的次数分布图第40-43页
    3.9 RIL群体米质性状的次数分布图第43-48页
    3.10 RIL群体抗倒伏性状的次数分布图第48-57页
    3.11 氮肥减施后RIL群体株型性状的变化第57-58页
    3.12 氮肥减施后RIL群体穗部性状的变化第58-59页
    3.13 氮肥减施后RIL群体产量性状的变化第59-60页
    3.14 氮肥减施后RIL群体米质性状的变化第60-61页
    3.15 氮肥减施后RIL群体抗倒伏性状的变化第61-62页
    3.16 RIL群体株型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第62-63页
    3.17 RIL群体穗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第63-65页
    3.18 RIL群体株型性状与米质性状的关系第65-66页
    3.19 RIL群体穗部性状与米质性状的关系第66-68页
    3.20 RIL群体抗倒伏性状与株型性状的关系第68-69页
    3.21 RIL群体抗倒伏性状与穗部性状的相关关系第69-70页
    3.22 RIL群体抗倒伏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第70-71页
    3.23 RIL群体抗倒伏性状与米质性状的关系第71-72页
    3.24 RIL群体倒伏指数与形态性状和力学性状的相关关系第72-73页
    3.25 RIL群体不同产量和食味值分布图第73-75页
    3.26 RIL群体不同产量与食味值类型株系的株型性状第75-76页
    3.27 高产高食味值抗倒伏类型株系的株型特征第76-79页
    3.28 氮肥减施后产量减少幅度的次数分布图第79-80页
    3.29 高产稳产类型株系的株型特征第80-82页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第82-87页
    4.1 氮肥减施对RIL群体的株型性状、穗部性状、产量性状、米质性状的影响第82-83页
    4.2 氮肥减施对RIL群体抗倒伏性状的影响第83页
    4.3 RIL群体的株型性状与产量性状、米质性状的相关关系第83-84页
        4.3.1 株型性状与产量性状间的关系第83页
        4.3.2 株型与米质性状间的关系第83-84页
    4.4 抗倒伏性状与株型性状、产量性状和米质性状的关系第84页
    4.5 氮肥减施后RIL群体高产高食味值抗倒伏类型株系的株型特征第84-85页
    4.6 高产稳产水稻株型特征第85页
    4.7 结论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2页
致谢第92-9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3-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源、库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下一篇:干旱胁迫下不同大豆品种萌发特性及其耐旱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