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氧化石墨烯类化学发光能量转移体系构建及环境分析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7页
    1.1 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研究概述第10-16页
        1.1.1 能量转移分析体系简介第10页
        1.1.2 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第10-11页
        1.1.3 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第11-16页
    1.2 碳纳米材料在发光分析领域中的应用第16-20页
        1.2.1 碳纳米材料第16页
        1.2.2 碳纳米管在发光分析领域中的应用第16-17页
        1.2.3 量子点在发光分析领域中的应用第17-18页
        1.2.4 石墨烯碳纳米材料在发光分析领域的应用第18-20页
    1.3 环境样品中金属离子检测方法的研究第20-25页
        1.3.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第21页
        1.3.2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第21-24页
        1.3.3 基于纳米材料的荧光分析法第24-25页
        1.3.4 电化学分析法第25页
        1.3.5 化学发光分析法第25页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第25-27页
第2章 化学发光能量转移受体型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的制备及银离子检测研究第27-37页
    2.1 前言第27-28页
    2.2 实验部分第28-29页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8页
        2.2.2 实验步骤第28-2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9-36页
        2.3.1 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的表征第29-31页
        2.3.2 基于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特性第31-32页
        2.3.3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32-34页
        2.3.4 银离子的检测第34页
        2.3.5 干扰实验第34-35页
        2.3.6 可能的化学发光反应机理第35-36页
        2.3.7 环境水样的检测第36页
    2.4 结论第36-37页
第3章 化学发光能量转移受体型氮掺杂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的制备及铜离子检测研究第37-47页
    3.1 前言第37-38页
    3.2 实验部分第38-39页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8页
        3.2.2 实验步骤第38-3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9-46页
        3.3.1 氮掺杂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的表征第39-41页
        3.3.2 基于氮掺杂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特性第41-42页
        3.3.3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42-44页
        3.3.4 铜离子的检测第44页
        3.3.5 干扰实验第44-45页
        3.3.6 可能的化学发光反应机理第45-46页
        3.3.7 环境水样的检测第46页
    3.4 结论第46-47页
第4章 基于氧化石墨烯的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检测邻硝基苯酚第47-55页
    4.1 前言第47-48页
    4.2 实验部分第48-49页
        4.2.1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48页
        4.2.2 实验步骤第48-4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9-54页
        4.3.1 化学发光传感器策略第49-51页
        4.3.2 基于氧化石墨烯传感平台的紫外可见吸收特性第51-52页
        4.3.3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52页
        4.3.4 邻硝基苯酚的检测第52-53页
        4.3.5 干扰实验第53页
        4.3.6 环境水样的检测第53-54页
    4.4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3页
致谢第63-6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耐砷菌筛选及其胞外聚合物除砷的特性研究
下一篇:醇醚糖苷促进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