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珊瑚礁砂混凝土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研究 | 第14-17页 |
1.3.1 硫酸盐侵蚀机理 | 第14-15页 |
1.3.2 不同硫酸盐对混凝土侵蚀影响 | 第15-16页 |
1.3.3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硫酸盐侵蚀影响 | 第16-17页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7-19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珊瑚礁砂混凝土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 | 第19-34页 |
2.1 实验原材料及配合比 | 第19-22页 |
2.1.1 原材料 | 第19-21页 |
2.1.2 配合比 | 第21-22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2.3 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 | 第23-31页 |
2.3.1 淡水拌合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 | 第23页 |
2.3.2 淡水拌合混凝土微观结构 | 第23-27页 |
2.3.3 海水拌合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 | 第27-28页 |
2.3.4 海水拌合珊瑚礁砂混凝土微观结构 | 第28-31页 |
2.4 海水拌合珊瑚礁砂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研究 | 第31-33页 |
2.4.1 水灰比 | 第31-32页 |
2.4.2 矿物掺合料 | 第32-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淡水拌合珊瑚礁砂混凝土干湿循环试验 | 第34-41页 |
3.1 概述 | 第34页 |
3.2 试验配合比与试验方法 | 第34-35页 |
3.2.1 试验配合比 | 第34页 |
3.2.2 试验方法 | 第34-35页 |
3.3 宏观性能变化规律 | 第35-37页 |
3.3.1 质量与动弹性模量变化 | 第35-36页 |
3.3.2 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 第36-37页 |
3.4 侵蚀破坏微观结构 | 第37-40页 |
3.4.1 XRD物相分析 | 第37-38页 |
3.4.2 TG-DSC分析 | 第38页 |
3.4.3 SEM-EDX形貌分析 | 第38-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硫酸钠环境下海水拌合珊瑚礁砂混凝土干湿循环 | 第41-57页 |
4.1 概述 | 第41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41-42页 |
4.3 水灰比对混凝土干湿循环损伤影响 | 第42-45页 |
4.3.1 抗压强度变化规律 | 第42-43页 |
4.3.2 侵蚀产物微观结构 | 第43-45页 |
4.4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干湿循环损伤影响 | 第45-55页 |
4.4.1 粉煤灰对混凝土干湿循环损伤影响 | 第45-47页 |
4.4.2 矿粉对混凝土干湿循环损伤影响 | 第47-49页 |
4.4.3 复掺粉煤灰和矿粉对混凝土干湿循环影响 | 第49-51页 |
4.4.4 混凝土侵蚀产物微观结构 | 第51-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5章 硫酸镁环境下海水拌合珊瑚礁砂混凝土干湿循环 | 第57-73页 |
5.1 概述 | 第57页 |
5.2 试验方法 | 第57-58页 |
5.3 水灰比对混凝土干湿循环损伤影响 | 第58-62页 |
5.3.1 抗压强度变化规律 | 第58-59页 |
5.3.2 侵蚀产物微观结构 | 第59-62页 |
5.4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干湿循环损伤影响 | 第62-71页 |
5.4.1 粉煤灰对混凝土干湿循环损伤影响 | 第62-64页 |
5.4.2 矿粉对混凝土干湿循环损伤影响 | 第64-66页 |
5.4.3 复掺粉煤灰和矿粉对混凝土干湿循环影响 | 第66-68页 |
5.4.4 混凝土侵蚀产物微结构 | 第68-7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6页 |
6.1 结论 | 第73-74页 |
6.2 展望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附录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