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行走系统论文--悬挂论文

基于模态应力恢复的SUV控制臂疲劳寿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1.2 车辆零部件疲劳寿命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 课题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疲劳寿命理论与评定方法第18-29页
    2.1 疲劳分析基本理论第18-24页
        2.1.1 疲劳载荷类型第19页
        2.1.2 S-N曲线定义第19-20页
        2.1.3 平均应力修正第20-22页
        2.1.4 疲劳累积损伤第22页
        2.1.5 雨流计数法第22-24页
    2.2 汽车零部件动应力计算方法第24-25页
    2.3 模态应力恢复理论第25-27页
        2.3.1 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汽车零部件模态位移求解第25-26页
        2.3.2 模态应力恢复原理第26-27页
    2.4 本课题技术路线第27-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控制臂有限元建模及模态分析第29-38页
    3.1 有限元法概述第29页
    3.2 控制臂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9-34页
        3.2.1 几何模型处理第30-31页
        3.2.2 控制臂网格划分第31-33页
        3.2.3 连接单元的处理第33-34页
        3.2.4 定义材料及属性第34页
        3.2.5 控制臂有限元模型第34页
    3.3 控制臂自由模态分析第34-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控制臂静态载荷提取及强度分析第38-51页
    4.1 控制臂静态载荷提取方法第38-39页
    4.2 典型极限工况及轮胎接地力的计算第39-43页
        4.2.1 典型极限工况的选择第39页
        4.2.2 轮胎接地力计算第39-43页
    4.3 控制臂静载荷的获取第43-45页
        4.3.1 参考坐标系的选择第43-44页
        4.3.2 控制臂载荷提取第44-45页
    4.4 控制臂强度分析第45-50页
        4.4.1 惯性释放与边界条件第45-46页
        4.4.2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46-50页
    4.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整车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与载荷时间历程的获取第51-82页
    5.1 多体动力学概述第51-52页
        5.1.1 刚柔耦合建模理论第51-52页
        5.1.2 ADAMS/Car建模思路第52页
    5.2 控制臂模态中性文件的建立第52-54页
    5.3 整车刚柔耦合模型的建立第54-64页
        5.3.1 整车模型参数的获取第54-55页
        5.3.2 前悬架刚柔耦合模型第55-57页
        5.3.3 后悬架模型第57-59页
        5.3.4 车身模型第59页
        5.3.5 轮胎模型第59-60页
        5.3.6 横向稳定杆模型第60-61页
        5.3.7 转向系统模型第61-62页
        5.3.8 动力总成和制动系统模型第62-63页
        5.3.9 整车刚柔耦合模型第63-64页
    5.4 悬架运动学特性分析与模型有效性验证第64-71页
        5.4.1 悬架性能指标的确定第64-66页
        5.4.2 车轮前束角随轮跳变化第66-67页
        5.4.3 车轮外倾角随轮跳变化第67-69页
        5.4.4 侧倾中心高度随轮跳变化第69-70页
        5.4.5 轮心垂向力随轮跳变化第70-71页
    5.5 路面不平度理论及建模第71-75页
    5.6 整车动力学仿真与控制臂应力时间历程获取第75-81页
        5.6.1 B级路面仿真及结果第75-78页
        5.6.2 E级路面仿真及结果第78-81页
    5.7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6章 控制臂疲劳分析与寿命预测第82-89页
    6.1 控制臂疲劳分析流程第82页
    6.2 S-N曲线的选择第82-85页
    6.3 控制臂疲劳寿命计算结果及分析第85-88页
        6.3.1 B级路面疲劳计算结果第85-86页
        6.3.2 E级路面疲劳计算结果第86-87页
        6.3.3 控制臂疲劳寿命结果评价及改进建议第87-88页
    6.4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89-91页
    7.1 总结第89-90页
    7.2 展望第90-91页
致谢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96-97页
附录 A 路面谱VB程序第97-99页
附录 B 70km/h直行控制文件第99-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JZY公司员工敬业度提升策略研究
下一篇:ADL公司竞争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