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主要符号表 | 第18-19页 |
| 1 绪论 | 第19-53页 |
| 1.1 引言 | 第19-22页 |
| 1.2 锌-空气电池概述 | 第22-32页 |
| 1.2.1 锌-空气电池的发展 | 第22-23页 |
| 1.2.2 锌-空气电池的原理及结构 | 第23-29页 |
| 1.2.3 锌-空气电池在汽车上的应用 | 第29-32页 |
| 1.3 锌-空气电池阴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32-50页 |
| 1.3.1 贵金属催化剂 | 第33-37页 |
| 1.3.2 非贵金属催化剂 | 第37-50页 |
| 1.4 本文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50-53页 |
| 2 碳基质负载钴粒子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53-76页 |
| 2.1 引言 | 第53-54页 |
| 2.2 氮掺杂类石墨烯碳层包裹钴纳米粒子催化剂 | 第54-64页 |
| 2.2.1 实验部分 | 第54-56页 |
| 2.2.2 催化剂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影响因素分析 | 第56-58页 |
| 2.2.3 Co-30@NG催化剂物性表征分析 | 第58-59页 |
| 2.2.4 催化剂合成机理分析 | 第59-60页 |
| 2.2.5 Co-X@NG系列催化剂电催化性能研究 | 第60-62页 |
| 2.2.6 基于Co-30@NG催化剂的锌-空气电池性能研究 | 第62-64页 |
| 2.3 氮、硫双掺杂类石墨烯碳层负载碳纳米管包裹钴纳米粒子催化剂 | 第64-74页 |
| 2.3.1 实验部分 | 第64-67页 |
| 2.3.2 催化剂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7-68页 |
| 2.3.3 Co-30@NSG-1催化剂物性表征分析 | 第68-70页 |
| 2.3.4 催化剂合成机理分析 | 第70页 |
| 2.3.5 Co-30@NSG-X系列催化剂电催化性能研究 | 第70-73页 |
| 2.3.6 基于Co-30@NSG-1催化剂的锌-空气电池性能研究 | 第73-74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 3 碳基质封装合金粒子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76-111页 |
| 3.1 引言 | 第76页 |
| 3.2 氮掺杂碳壳包覆铁锑合金粒子催化剂 | 第76-87页 |
| 3.2.1 实验部分 | 第76-79页 |
| 3.2.2 纯相FeSb合金制备思路 | 第79-80页 |
| 3.2.3 催化剂微观形貌影响因素分析 | 第80-81页 |
| 3.2.4 FeSb-N-CLs-50催化剂物性表征分析 | 第81-83页 |
| 3.2.5 催化剂合成机理分析 | 第83页 |
| 3.2.6 FeSb-N-CLs-X系列催化剂电催化性能研究 | 第83-85页 |
| 3.2.7 基于FeSb-N-CLs-50催化剂的锌-空气电池性能研究 | 第85-87页 |
| 3.3 氮掺杂碳壳包覆钴锑合金粒子催化剂 | 第87-97页 |
| 3.3.1 实验部分 | 第87-89页 |
| 3.3.2 纯相CoSb_3合金制备思路 | 第89-90页 |
| 3.3.3 催化剂微观形貌影响因素分析 | 第90-91页 |
| 3.3.4 CoSb_3@NCL-30催化剂物性表征分析 | 第91-94页 |
| 3.3.5 催化剂合成机理分析 | 第94页 |
| 3.3.6 CoSb_3@NCL-X系列催化剂电催化性能研究 | 第94-96页 |
| 3.3.7 基于CoSb_3@NCL-30催化剂的锌-空气电池性能研究 | 第96-97页 |
| 3.4 氮掺杂类石墨烯碳层包覆铁钴合金纳米粒子催化剂 | 第97-109页 |
| 3.4.1 实验部分 | 第97-99页 |
| 3.4.2 催化剂微观形貌影响因素分析 | 第99-100页 |
| 3.4.3 FeCo@NCS-NCLs-30催化剂物性表征分析 | 第100-103页 |
| 3.4.4 催化剂合成机理分析 | 第103-104页 |
| 3.4.5 FeCo@NCS-NCLs-X系列催化剂电催化性能研究 | 第104-106页 |
| 3.4.6 基于FeCo@NCS-NCLs-30催化剂的锌-空气电池性能研究 | 第106-109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 4 超薄碳层包裹钴粒子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第111-124页 |
| 4.1 引言 | 第111页 |
| 4.2 氮掺杂超薄碳层包裹钴纳米粒子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方法 | 第111-113页 |
| 4.2.1 主要原料 | 第111页 |
| 4.2.2 催化剂样品的制备 | 第111-112页 |
| 4.2.3 催化剂的测试表征方法 | 第112-113页 |
| 4.3 氮掺杂超薄碳层包裹钴纳米粒子催化剂物性表征分析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113-122页 |
| 4.3.1 催化剂微观形貌影响因素分析 | 第113-114页 |
| 4.3.2 Co-N/C-800催化剂物性表征分析 | 第114-117页 |
| 4.3.3 催化剂合成机理分析 | 第117-118页 |
| 4.3.4 Co-N/C-X系列催化剂电催化性能研究 | 第118-120页 |
| 4.3.5 基于Co-N/C-800催化剂的锌-空气电池性能研究 | 第120-122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122-124页 |
| 5 锌-空气电池性能评测与应用探索研究 | 第124-144页 |
| 5.1 引言 | 第124页 |
| 5.2 锌空气电池性能评测 | 第124-129页 |
| 5.3 12 V车用锌-空气电池组结构设计 | 第129-133页 |
| 5.4 镍-锌/锌-空气混合电池设计与性能研究 | 第133-142页 |
| 5.4.1 复合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 | 第133-134页 |
| 5.4.2 复合催化剂材料和混合电池测试准备工作 | 第134页 |
| 5.4.3 CoNC-Ni催化剂物性表征分析 | 第134-136页 |
| 5.4.4 复合催化剂合成机理分析 | 第136页 |
| 5.4.5 复合催化剂电催化性能研究 | 第136-139页 |
| 5.4.6 基于复合催化剂的镍-锌/锌-空气混合电池性能研究 | 第139-142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142-144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44-148页 |
| 6.1 结论 | 第144-146页 |
| 6.2 创新点 | 第146页 |
| 6.3 展望 | 第146-1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8-162页 |
| 附录A | 第162-164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164-165页 |
| 致谢 | 第165-166页 |
| 作者简介 | 第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