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3-25页 |
一、选题旨趣和意义 | 第13-14页 |
二、概念说明 | 第14-18页 |
三、学术史回顾 | 第18-23页 |
四、研究思路、创新点与难点 | 第23-25页 |
第一章 国民党党政双重衙门书刊审查体制的形成及其困境 | 第25-52页 |
第一节 从晚清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书刊审查体制的变迁 | 第26-35页 |
一、晚清时期书刊审查体制的初起 | 第26-28页 |
二、北洋政府时期书刊审查的法规和机构 | 第28-29页 |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容党于政的审查法规 | 第29-32页 |
四、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党政双重衙门式书刊审查机构 | 第32-35页 |
第二节 中央宣传部和内政部对上海书刊审查权的争夺 | 第35-42页 |
一、中央宣传委员会独揽上海书刊审查权 | 第35-38页 |
二、内政部强化上海书刊工作的中缀 | 第38-40页 |
三、中央宣传委员会书刊审查与新生事件 | 第40-42页 |
第三节 上海市党部、教育局和社会局对上海书刊审查权的角逐 | 第42-50页 |
一、上海市党部独揽书刊审查权 | 第42-45页 |
二、上海市党部与上海市教育局的权力冲突 | 第45-47页 |
三、上海社会局独掌书刊审查权的失利 | 第47-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二章 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的成立及其组织沿革(1938—1945) | 第52-88页 |
第一节 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成立背景及其筹备过程 | 第53-60页 |
一、抗战初期国民党书刊审查政策的形成 | 第53-55页 |
二、抗战初期国民党中央书刊审查机构的雏形——“武汉检查出版品委员会” | 第55-58页 |
三、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的草创 | 第58-60页 |
第二节 从多个派系联合到潘公展派化的中央审查机构 | 第60-71页 |
一、多派系联合组织蜕变为印维廉派化的党务机关 | 第60-64页 |
二、潘公展派与印维廉派争夺控制权 | 第64-69页 |
三、潘公展派化的党务机关 | 第69-71页 |
第三节 从双重派系控制到潘公展派化的省县审查机构 | 第71-80页 |
一、从多派系联合到双重派系下的省县审查机构 | 第71-74页 |
二、各省市审查处的指挥监督权之争 | 第74-77页 |
三、潘公展派化的省县审查机关 | 第77-80页 |
第四节 中央和地方审查机构的经费和编制变迁 | 第80-86页 |
一、编制和经费困窘时期(1938.10-1940.12) | 第80-82页 |
二、编制和经费充足时期(1940.12-1943.3) | 第82-83页 |
三、编制和经费萎缩时期(1943.4-1945.10) | 第83-86页 |
小结 | 第86-88页 |
第三章 调查、审查和检查工作 | 第88-114页 |
第一节 中审会原稿审查制度的运作及其权力扩张 | 第89-99页 |
一、原稿审查程序及其推行 | 第89-91页 |
二、原稿审查制度存废之争 | 第91-94页 |
三、厉行原稿审查后的免审和奖励制度 | 第94-96页 |
四、各机关专门书刊原稿审查权的整合 | 第96-99页 |
第二节 中审会与中统局的调查联系 | 第99-105页 |
一、中统局人员驻会工作 | 第99-100页 |
二、渝审会的“异党文化调查第一号”报告 | 第100-104页 |
三、渝审处调查工作的中统化 | 第104-105页 |
第三节 中审会与军警宪的检查合作 | 第105-112页 |
一、渝检处的成立及其运作 | 第105-108页 |
二、渝审处和各检查机关的联系机制 | 第108-110页 |
三、重庆党政军警宪机关总检查制 | 第110-112页 |
小结 | 第112-114页 |
第四章 思想战和文化战 | 第114-144页 |
第一节 思想战:宣扬“一次革命论”的“思想斗争丛书” | 第115-129页 |
一、印维廉与“攻势防御” | 第115-118页 |
二、思想斗争网络与“思想斗争丛书” | 第118-123页 |
三、“毕其功于一役” | 第123-129页 |
第二节 文化战:弘扬“中国精神”的《中国历代名贤故事集》 | 第129-141页 |
一、“编辑激励民族自尊心之通俗故事” | 第129-132页 |
二、党内外历史学家与“中国历代名贤传记故事集” | 第132-136页 |
三、“恢复民族固有的美德” | 第136-141页 |
小结 | 第141-144页 |
第五章 指导出版界和文化界 | 第144-163页 |
第一节 文字引导:创办《出版界》月刊 | 第145-154页 |
一、《出版界》的创刊 | 第145-147页 |
二、《出版界》月刊的引导 | 第147-150页 |
三、《出版界》月刊的停刊与民营出版业的失控 | 第150-154页 |
第二节 组织引导:建立中国著作人协会 | 第154-161页 |
一、中国著作人协会的筹办 | 第154-156页 |
二、中国著作人协会的引导 | 第156-159页 |
三、中国著作人协会的停顿与文化界的反弹 | 第159-161页 |
小结 | 第161-163页 |
第六章 派系斗争与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的结束 | 第163-177页 |
第一节 CC系内的出版与文化领导权之争 | 第164-171页 |
一、中审会与“中央出版事业管理委员会”对出版业领导权的争夺 | 第164-168页 |
二、中审会与“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对文化领导权的争夺 | 第168-171页 |
第二节 地方审查机构的存废之争 | 第171-175页 |
一、1943年的七省审查处裁撤事件 | 第171-174页 |
二、“第三战区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的私设 | 第174-175页 |
小结 | 第175-177页 |
结论 | 第177-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183-202页 |
后记 | 第2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