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

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信息披露质量评估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12-19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2页
        1.1.2 选题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17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5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5-17页
        1.2.3 文献述评第17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页
    1.4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18-19页
        1.4.1 本文的创新点第18页
        1.4.2 本文的不足第18-19页
2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信息披露基本理论第19-22页
    2.1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相关概念第19-20页
        2.1.1 内部控制的定义第19页
        2.1.2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信息披露的含义第19-20页
    2.2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披露的相关理论第20-22页
        2.2.1 信号传递理论第20页
        2.2.2 委托代理理论第20页
        2.2.3 有效市场假设理论第20-21页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1-22页
3 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第22-28页
    3.1 我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规则和发展历程第22-23页
        3.1.1 我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发展历程第22页
        3.1.2 我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规则第22-23页
    3.2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信息披露总体情况第23-24页
    3.3 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存在的问题第24-25页
        3.3.1 对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制定缺乏合理性第24-25页
        3.3.2 对于主要控制活动的披露形式主义第25页
        3.3.3 披露缺乏统一标准第25页
    3.4 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质量问题成因分析第25-28页
        3.4.1 内部原因第25-26页
        3.4.2 外部原因第26-28页
4 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质量评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28-34页
    4.1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质量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第28页
    4.2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质量评价指标选取及赋值计量第28-34页
        4.2.1 可靠性指标的选取及赋值计量第28-30页
        4.2.2 完整性指标的选取和赋值计量第30-32页
        4.2.3 可理解性指标的选取和赋值计量第32页
        4.2.4 及时性指标的选取和赋值计量第32页
        4.2.5 易获得性指标的选取和赋值计量第32-34页
5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信息披露质量评估第34-44页
    5.1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质量评价方法第34页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4-37页
        5.2.1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第34-35页
        5.2.2 构造判断矩阵第35-37页
    5.3 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信息披露质量评估第37-44页
        5.3.1 计算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第37-41页
        5.3.2 评价结果与分析第41-44页
6 主要研究结论及提高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信息披露质量的建议第44-48页
    6.1 主要研究结论第44页
    6.2 提高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信息披露质量的建议第44-47页
        6.2.1 对加强监管方面的建议第44-45页
        6.2.2 对农业上市公司自身的建议第45-46页
        6.2.3 增强审计机构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第46-47页
    6.3 研究展望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作者简介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筑业企业成本粘性研究
下一篇:我国建筑业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