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8-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8-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隐名股东的基础理论 | 第13-17页 |
第一节 隐名股东的内涵及特征 | 第13-14页 |
一、隐名股东的内涵 | 第13页 |
二、隐名股东的特征 | 第13-14页 |
第二节 隐名股东的学理分类 | 第14-17页 |
一、完全型隐名股东同不完全型隐名股东 | 第14-15页 |
二、规避法律型隐名股东同非规避法律型隐名股东 | 第15页 |
三、契约型隐名股东同非契约型隐名股东 | 第15-16页 |
四、原始型隐名股东同继受型隐名股东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背景探析 | 第17-26页 |
第一节 隐名股东资格认定标准的比较研究 | 第17-21页 |
一、隐名股东资格认定需遵循的原则 | 第17-18页 |
二、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理论背景 | 第18-20页 |
三、境外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相关法理学说 | 第20-21页 |
第二节 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法律背景 | 第21-26页 |
一、《公司法》的规定及相关司法解释 | 第21-23页 |
二、基于司法实践总结出的相关指导性审判意见 | 第23-26页 |
第三章 隐名股东资格确认案例裁判尺度分析 | 第26-35页 |
第一节 隐名股东资格确认总体案例背景 | 第26-29页 |
一、年份 | 第26-27页 |
二、案例审判法院层级及审理程序 | 第27-28页 |
三、涉及纠纷类型总结 | 第28-29页 |
四.案例裁判偏向性总结 | 第29页 |
第二节 隐名股东资格认定典型案件分析 | 第29-33页 |
一、案例一:吴成彬股东资格确认纠纷案(下文简称“案例一”) | 第30-31页 |
二.案例二:深圳市启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简称启迪公司)股权确认纠纷案 | 第31-32页 |
三、案例三:王某与第三人股东资格确认纠纷案 | 第32-33页 |
第三节 股权代持纠纷审理的司法导向 | 第33-35页 |
一、司法实践并不鼓励隐名投资行为 | 第33-34页 |
二、解决隐名投资纠纷时采取内外区分原则 | 第34页 |
三、对于规避法律纪律规定的代持股行为予以遏制 | 第34-35页 |
第四章 隐名股东股东资格认定问题的再思考 | 第35-40页 |
第一节 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要件考察 | 第35-38页 |
一、以他人名义出资 | 第36页 |
二、出资主要为货币 | 第36页 |
三、双方存在协议 | 第36-37页 |
四、对于公司内部关系 | 第37页 |
五、对于公司外部关系 | 第37-38页 |
第二节 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总体思路 | 第38-40页 |
一、实际出资人与股权代持人之间的纠纷处理 | 第38-39页 |
二、实际出资人与公司内部法律纠纷处理 | 第39页 |
三、隐名股东与第三人之间的法律纠纷处理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