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制动系统论文

类菱形车行车制动性能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插图索引第9-12页
附表索引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2页
   ·所选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3-16页
   ·国内外汽车制动性的研究概况第16-20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0-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2章 类菱形车制动系统数学模型第22-35页
   ·整车纵向运动数学模型第23-27页
   ·整车侧倾运动数学模型第27-30页
   ·整车横向运动数学模型第30-31页
   ·制动时车轮受力分析第31-33页
   ·轮胎数学模型第33-34页
   ·总结第34-35页
第3章 类菱形车虚拟仿真模型的建立第35-48页
   ·虚拟样机技术简介第35-36页
   ·类菱形车整车虚拟样机的建模过程第36-38页
     ·建立数字化模型的准备第36页
     ·整车模型的简化第36页
     ·模型参数的获取第36-38页
   ·各子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38-43页
     ·悬架模型第38-39页
     ·转向系统模型第39-40页
     ·车身模型第40页
     ·轮胎及路面模型第40-42页
     ·整车模型的自由度分析第42-43页
   ·类菱形车ADAMS/Simulink联合仿真第43-47页
     ·联合仿真方法概述第43页
     ·联合仿真原理及步骤第43-44页
     ·类菱形车联合仿真模型设计第44-47页
   ·本章总结第47-48页
第4章 联合仿真结果与分析第48-64页
   ·方向稳定性的基本概念第48页
   ·传统汽车方向稳定性问题第48-51页
     ·传统汽车后轮抱死所出现的问题第48-49页
     ·传统汽车前轮抱死所出现的问题第49-51页
   ·干扰力作用下方向稳定性仿真分析第51-58页
     ·前轮单独抱死时仿真结果分析第51-52页
     ·中轮单独抱死时仿真结果分析第52-54页
     ·后轮单独抱死时仿真结果分析第54-55页
     ·前、中轮全部抱死时仿真结果分析第55-56页
     ·中、后轮全部抱死时仿真结果分析第56-57页
     ·前、后轮全部抱死时仿真结果分析第57-58页
   ·干扰力矩作用下方向稳定性仿真分析第58-61页
   ·车速对方向稳定性能的影响第61-62页
   ·不同车轮抱死时间间隔对方向稳定性能的影响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类菱形车制动系统设计第64-88页
   ·设计所需整车参数第64页
   ·类菱形车制动系统应满足的要求第64-65页
   ·行车制动系统的设计第65-86页
     ·类菱形车质心距前轴,中轴,后轴距离计算第65页
     ·各车轮理想地面制动力的计算第65-67页
     ·制动力分配曲线的分析第67-77页
     ·制动系统结构参数的确定第77-82页
     ·制动系统参数校核第82-86页
   ·本章总结第86-88页
结论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3页
致谢第93-94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4-95页
附录B 仿真所用轮胎模型文件第95-97页
附录C 仿真所用地面数据文件第97-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密封胶条结构优化的车门关闭轻便性改善研究
下一篇:汽车前纵梁结构耐撞性设计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