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运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管理与控制--以H公司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绪论 | 第13-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1 文献研究法 | 第14-15页 |
1.3.2 因素分析法 | 第15页 |
1.3.3 调查研究法 | 第15页 |
1.3.4 案例分析法 | 第15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5-18页 |
1.4.1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2.文献综述 | 第18-27页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2.1.1 税收筹划研究 | 第18-20页 |
2.1.2 税收风险管理 | 第20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2.2.1 税收筹划研究 | 第20-23页 |
2.2.2 税收风险管理 | 第23-24页 |
2.3 文献综评 | 第24-27页 |
3.案例背景 | 第27-43页 |
3.1 国际航运业概况 | 第27-30页 |
3.2 H公司概况 | 第30-32页 |
3.3 H公司涉税情况 | 第32-40页 |
3.3.1 营改增前涉税情况 | 第32-35页 |
3.3.2 营改增后涉税情况 | 第35-36页 |
3.3.3 营改增前后对税负的影响 | 第36-39页 |
3.3.4 营改增前后对国际业务的影响 | 第39-40页 |
3.4 航运企业经营活动需要合理规划 | 第40-43页 |
4.H公司税收筹划方案设计 | 第43-58页 |
4.1 船舶注册地选择对税负影响分析 | 第45-49页 |
4.1.1 不同地区注册成本 | 第46-47页 |
4.1.2 不同注册地区期间运营成本 | 第47-49页 |
4.2 船舶引进方式选择对税负影响分析 | 第49-54页 |
4.2.1 银行贷款方式引进 | 第50页 |
4.2.2 融资租赁方式引进 | 第50-51页 |
4.2.3 两种引进方式比较 | 第51-54页 |
4.3 航运成本构成及差异 | 第54-56页 |
4.4 小结 | 第56-58页 |
5.H公司税收筹划风险管理 | 第58-75页 |
5.1 税收筹划风险识别 | 第61-64页 |
5.1.1 注册地选择风险识别 | 第61-62页 |
5.1.2 引进融资方式风险识别 | 第62-64页 |
5.1.3 运营过程燃料补充风险识别 | 第64页 |
5.2 税收筹划风险评估 | 第64-69页 |
5.2.1 注册地选择风险评估 | 第64-65页 |
5.2.2 引进方式风险评估 | 第65-69页 |
5.2.3 运营过程燃料补充风险评估 | 第69页 |
5.3 税收筹划风险应对 | 第69-72页 |
5.3.1 注册地风险应对 | 第70-71页 |
5.3.2 引进方式风险应对 | 第71-72页 |
5.3.3 运营过程燃料补充风险应对 | 第72页 |
5.4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沟通 | 第72-73页 |
5.4.1 内部有关税务信息共享 | 第73页 |
5.4.2 外部信息沟通 | 第73页 |
5.5 税收筹划风险管理监督 | 第73-75页 |
5.5.1 成本与效益结合的原则 | 第73页 |
5.5.2 顾全整体效益原则 | 第73-75页 |
6.结论与展望 | 第75-78页 |
6.1 结论 | 第75页 |
6.2 本文新颖之处 | 第75-76页 |
6.3 本文不足 | 第76页 |
6.4 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