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7页 |
1.3.1 重馏分拆分模型调研 | 第9-13页 |
1.3.2 热力学模型调研 | 第13-15页 |
1.3.3 动力学模型调研 | 第15-17页 |
1.4 研究的技术思路与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重馏分特征化改进模型研究 | 第19-45页 |
2.1 重馏分劈分方法改进研究 | 第19-25页 |
2.2 重馏分劈分节点优选思路 | 第25-28页 |
2.3 模型评价 | 第28-35页 |
2.3.1 评价步骤 | 第28-29页 |
2.3.2 样品数据选取 | 第29-31页 |
2.3.3 不同模型计算结果对比 | 第31-35页 |
2.4 算例分析 | 第35-37页 |
2.5 重馏分基础物性预测 | 第37-43页 |
2.5.1 可用的关联式 | 第37-40页 |
2.5.2 关联式比选 | 第40-43页 |
2.6 拟组分及其物性参数 | 第43-45页 |
第3章 深水条件下结蜡热力学预测模型研究 | 第45-59页 |
3.1 固液相平衡基础理论 | 第45-48页 |
3.2 深海高压条件下液相和固相逸度研究 | 第48-50页 |
3.2.1 液相逸度 | 第48页 |
3.2.2 固液相逸度比 | 第48-49页 |
3.2.3 固相逸度 | 第49-50页 |
3.3 固相与液相的相行为 | 第50-51页 |
3.3.1 固相活度系数 | 第50-51页 |
3.3.2 液相活度系数 | 第51页 |
3.4 物料守恒计算模型 | 第51-52页 |
3.5 不同压力条件下析蜡点温度的预测思路 | 第52-54页 |
3.6 热力学模型评价分析 | 第54-59页 |
第4章 深水水平管段结蜡动力学预测模型研究 | 第59-81页 |
4.1 水平管段蜡沉积过程的动力学机理 | 第62-68页 |
4.1.1 分子扩散作用 | 第63-67页 |
4.1.2 剪切剥蚀作用 | 第67-68页 |
4.1.3 老化作用 | 第68页 |
4.2 样品数据的选取 | 第68-69页 |
4.3 回归分析介绍 | 第69-73页 |
4.3.1 回归分析法基本概念 | 第69-71页 |
4.3.2 IBM SPSS Statistics软件介绍 | 第71-72页 |
4.3.3 数值分析 | 第72-73页 |
4.4 蜡沉积动力学模型研究 | 第73-81页 |
4.4.1 模型建立 | 第73-75页 |
4.4.2 利用SPSS对模型进行验证 | 第75-77页 |
4.4.3 模型评价 | 第77-81页 |
第5章 总结及建议 | 第81-83页 |
5.1 总结 | 第81页 |
5.2 建议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附录A 重馏分拆分“渐进法”步骤 | 第84-85页 |
附录B 常用烃组分基础物性参数表 | 第85-86页 |
附录C 升华焓△H_i~(sub)的计算步骤 | 第86-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