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3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5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2章 乡村振兴与乡村规划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第19-25页 |
2.1 乡村振兴内涵解析与理论基础研究 | 第19-21页 |
2.1.1 乡村振兴的概念界定 | 第19页 |
2.1.2 乡村振兴的内涵 | 第19-20页 |
2.1.3 国内乡村振兴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第20-21页 |
2.2 乡村规划内涵解析与理论基础研究 | 第21-25页 |
2.2.1 乡村规划的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2.2.2 乡村规划的本质与内涵 | 第22-23页 |
2.2.3 乡村规划理论国内外理论研究评述 | 第23-25页 |
第3章 国内外乡村规划的先进经验分析 | 第25-29页 |
3.1 国外乡村规划先进经验分析 | 第25-26页 |
3.1.1 日本的乡村规划经验--“一村一品” | 第25页 |
3.1.2 韩国的乡村规划经验--“新农村运动” | 第25页 |
3.1.3 法国的乡村规划经验--“乡村复兴” | 第25-26页 |
3.1.4 美国的乡村规划经验--“生态村” | 第26页 |
3.2 国内乡村规划的先进经验分析 | 第26-27页 |
3.3 国内外乡村规划经验总结 | 第27-29页 |
3.3.1 国外乡村规划经验总结 | 第27页 |
3.3.2 国内乡村规划经验总结 | 第27-29页 |
第4章 商丘市睢县乡村规划现状评价分析 | 第29-37页 |
4.1 睢县乡村发展现状评价 | 第29-32页 |
4.1.1 乡镇数量多,规模小 | 第29页 |
4.1.2 乡镇人口密度较大,人口空间分布很不均匀 | 第29-30页 |
4.1.3 乡镇之间经济发展差异巨大 | 第30-31页 |
4.1.4 乡镇普遍缺少支柱产业的支撑,发展缓慢 | 第31页 |
4.1.5 乡镇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 | 第31-32页 |
4.1.6 乡镇建设状况、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均较差 | 第32页 |
4.1.7 乡镇驻地建设零散,土地利用强度低、效益差 | 第32页 |
4.2 睢县乡镇规划体系现状评价分析 | 第32-37页 |
4.2.1 乡镇规划体系的空间结构分析 | 第32-33页 |
4.2.2 乡镇规划体系职能结构分析 | 第33-35页 |
4.2.3 乡镇规划体系规模等级结构分析 | 第35-37页 |
第5章 商丘市睢县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第37-45页 |
5.1 睢县乡村发展中存在问题 | 第37-38页 |
5.1.1 乡村村庄布局不合理 | 第37页 |
5.1.2 乡村村庄服务功能不完善 | 第37页 |
5.1.3 经济结构单一,多以初级农业为主 | 第37页 |
5.1.4 乡村村庄内部空心化现象严重 | 第37页 |
5.1.5 乡村宅基地面积溢出,溢出幅度较大 | 第37-38页 |
5.1.6 村容村貌急需整治 | 第38页 |
5.2 睢县乡村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8-41页 |
5.2.1 乡村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 | 第38-39页 |
5.2.2 睢县乡镇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9页 |
5.2.3 乡村规划管理体制不健全 | 第39-40页 |
5.2.4 乡村规划人才队伍建设不成熟 | 第40-41页 |
5.2.5 乡村规划创造性、特色不足 | 第41页 |
5.3 睢县乡村规划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对策研究 | 第41-45页 |
5.3.1 提升乡村规划规划编制水平 | 第41页 |
5.3.2 健全乡村规划管理体制 | 第41-42页 |
5.3.3 加强乡村规划人才队伍建设 | 第42页 |
5.3.4 乡村规划应注重对传统特色的保护 | 第42-45页 |
第6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商丘睢县乡村规划实施路径相关探索 | 第45-57页 |
6.1 乡村村庄规划的实践路径 | 第45-46页 |
6.1.1 规划思路 | 第45页 |
6.1.2 整合分类 | 第45-46页 |
6.2 乡村空间布局规划探索 | 第46-49页 |
6.2.1 中心村确定标准 | 第46-47页 |
6.2.2 新农村总体布局规划 | 第47-48页 |
6.2.3 村庄建设标准 | 第48-49页 |
6.2.4 注重塑造豫东传统特色民居 | 第49页 |
6.3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探索 | 第49-52页 |
6.3.1 城镇空间发展的规划策略 | 第49-51页 |
6.3.2 乡镇规划布局模式探索 | 第51页 |
6.3.3 乡镇空间规划结构布局 | 第51-52页 |
6.4 县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探索 | 第52-53页 |
6.4.1 县域行政区划规划调整建议 | 第52-53页 |
6.4.2 全县乡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 第53页 |
6.5 县域城镇职能类型结构规划探索 | 第53-57页 |
6.5.1 上位规划对睢县的职能定位 | 第53-54页 |
6.5.2 乡镇职能结构规划 | 第54-57页 |
结论和建议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