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工勘测水工设计论文--地基基础及其加固论文

千将坪滑坡失稳机制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2页
    1.1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6-1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7-20页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1.2.2 存在问题第19-20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0-22页
        1.3.1 研究内容第20页
        1.3.2 技术路线第20-22页
第二章 千将坪滑坡概况第22-28页
    2.1 滑坡区基本地质条件第22-26页
        2.1.1 地形地貌第22-24页
        2.1.2 地层岩性及物质组成第24-25页
        2.1.3 地质构造及地震第25页
        2.1.4 水文地质第25-26页
    2.2 滑坡致滑因素第26-27页
        2.2.1 内因第26页
        2.2.2 外部诱发因素第26-27页
    2.3 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库水浸泡对岩桥强度和变形特征影响的试验研究第28-46页
    3.1 库水浸泡对岩桥岩块强度和变形特征的测试试验第28-34页
        3.1.1 试验材料第28-29页
        3.1.2 试验方案第29-30页
        3.1.3 试验结果第30-34页
    3.2 库水浸泡作用下岩桥岩块强度和变形特征的变化规律第34-44页
        3.2.1 强度特征的变化规律第34-39页
        3.2.2 变形特征的变化规律第39-44页
    3.3 岩桥岩块的应力—应变特性及其简化模型第44-45页
    3.4 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破坏接近度理论及其改进第46-55页
    4.1 破坏接近度理论第46-52页
    4.2 破坏接近度的改进第52-54页
    4.3 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千将坪滑坡失稳的数值模拟第55-65页
    5.1 理论与方法第55-57页
        5.1.1 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第55-56页
        5.1.2 流固耦合理论第56-57页
    5.2 数值计算模型第57-59页
        5.2.1 有限元网格模型及边界条件第57-58页
        5.2.2 本构模型与屈服准则第58页
        5.2.3 模型计算参数第58页
        5.2.4 计算方案第58-59页
    5.3 数值计算结果第59-64页
    5.4 小结第64-65页
第六章 千将坪滑坡失稳机制分析第65-68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7.1 结论第68-69页
    7.2 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峡工程蓄水前后坝下游河段水沙情势时空变异分析
下一篇: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规划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商丘睢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