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教育机构建筑及科学研究机构建筑论文--高等学校论文

广州地区教学建筑被动式设计应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4 相关评价标准第15-20页
        1.4.1 通风效果评价标准第16-17页
        1.4.2 热安全评价指标WBGT第17-18页
        1.4.3 预测平均评价指标PMV-PPD第18-19页
        1.4.4 太阳得热系数第19-20页
    1.5 研究范围与内容第20-21页
    1.6 研究方法第21页
    1.7 研究框架第21-22页
    1.8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二章 广州地区教学建筑被动式设计第23-34页
    2.1 广州地区气候特点第23-24页
    2.2 广州地区被动式设计基本内容第24-29页
        2.2.1 建筑遮阳第24-25页
        2.2.2 建筑自然通风第25-27页
        2.2.3 建筑遮阳与自然通风协同机制第27-29页
    2.3 教学建筑设计基本内容与特点第29-33页
        2.3.1 教学建筑设计第29-31页
        2.3.2 教学建筑被动式设计特点第31-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教学建筑被动式设计调研与应用效果实测第34-66页
    3.1 教学建筑被动式设计调研第34-39页
        3.1.1 教学楼遮阳现状调研第34-37页
        3.1.2 教学楼自然通风设计调研第37-38页
        3.1.3 广州大学教学楼课室统计第38页
        3.1.4 典型教学空间组合类型第38-39页
    3.2 实测方案设计第39-48页
        3.2.1 夏季实测方案设计第39-43页
        3.2.2 过渡季实测方案设计第43-48页
    3.3 建筑遮阳应用效果分析第48-56页
        3.3.1 夏季实测数据分析第48-51页
        3.3.2 过渡季实测数据分析第51-55页
        3.3.3 建筑遮阳实测总结第55-56页
    3.4 建筑自然通风应用效果分析第56-64页
        3.4.1 夏季实测数据分析第56-60页
        3.4.2 过渡季实测数据分析第60-63页
        3.4.3 建筑自然通风实测总结第63-64页
    3.5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四章 教学建筑被动式设计模拟研究第66-82页
    4.1 建筑遮阳设计模拟第66-73页
        4.1.1 建筑遮阳设计分析模型第66-69页
        4.1.2 建筑遮阳设计模拟结果分析第69-73页
    4.2 建筑自然通风设计模拟第73-80页
        4.2.1 自然通风分析模型第73-74页
        4.2.2 建筑自然通风模拟工况说明第74-75页
        4.2.3 模拟结果分析第75-80页
    4.3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五章 教学建筑室内综合环境研究第82-94页
    5.1 南北向课室综合环境分析第82-88页
        5.1.1 课室模型第82-83页
        5.1.2 遮阳条件下自然通风分析第83-85页
        5.1.3 自然采光模拟分析第85页
        5.1.4 遮阳模拟分析第85-86页
        5.1.5 综合环境模拟分析第86-88页
    5.2 东西向课室综合环境分析第88-93页
        5.2.1 课室模型第88-89页
        5.2.2 遮阳条件下自然通风分析第89-90页
        5.2.3 自然采光模拟分析第90-91页
        5.2.4 遮阳模拟分析第91-92页
        5.2.5 综合环境模拟分析第92-93页
    5.3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94-98页
    6.1 本文主要结论第94-96页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1页
附录第101-161页
    (一)不同高校遮阳设计调研统计表第101-119页
    (二)广州大学教学楼课室调研统计表第119-121页
    (三)热安全评价指标数据统计表第121-127页
    (四)夏季实测数据统计表第127-147页
    (五)过渡季实测数据统计表第147-159页
    (六)课室风环境模拟数据统计表第159-1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61-162页
致谢第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徐则陵历史教育思想研究
下一篇: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缺失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