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碳和硅)及其化合物论文--碳C论文

石墨烯表面等离激元的激发与调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41页
    1.1 引言第13-18页
        1.1.1 伍德异常第14-17页
        1.1.2 异常光透射第17-18页
    1.2 表面等离激元概述第18-25页
        1.2.1 表面等离激元特性第19-22页
        1.2.2 石墨烯特性及其表面等离激元与金属对比第22-25页
    1.3 石墨烯表面等离激元研究现状第25-39页
        1.3.1 石墨烯表面等离激元的激发方法第25-33页
        1.3.2 石墨烯表面等离激元的调控方法第33-37页
        1.3.3 石墨烯表面等离激元的探测第37-38页
        1.3.4 石墨烯表面等离激元的应用第38-39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第39-41页
第2章 数值仿真计算基础第41-51页
    2.1 引言第41页
    2.2 石墨烯数值模型第41-44页
    2.3 时域有限差分法第44-46页
    2.4 有限元法第46-47页
    2.5 时域有限差分法与有限元算法对比第47-50页
    2.6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3章 面内弯曲石墨烯纳米带峰模式和谷模式表面等离激元的激发第51-63页
    3.1 引言第51-52页
    3.2 计算模型与方法第52-5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4-62页
        3.3.1 通过弯曲石墨烯纳米带激发表面等离激元第54-56页
        3.3.2 石墨烯表面等离激元的动态调控第56-60页
        3.3.3 石墨烯表面等离激元的几何参数方式调控第60-61页
        3.3.4 模型与结果讨论第61-62页
    3.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4章 正弦曲线形状石墨烯纳米带激发表面等离激元第63-75页
    4.1 引言第63-64页
    4.2 几何结构与理论模型第64-67页
    4.3 表面等离激元的激发及讨论第67-73页
        4.3.1 表面等离激元的激发第67-68页
        4.3.2 表面等离激元几何参数调控第68-71页
        4.3.3 表面等离激元电学方式调控第71-73页
    4.4 本章讨论与小结第73-75页
第5章 石墨烯包裹的纳米线阵列激发表面等离激元第75-89页
    5.1 引言第75-76页
    5.2 理论模型第76-82页
        5.2.1 设计的提出第76-77页
        5.2.2 石墨烯光学模型第77-79页
        5.2.3 纳米线阵列的理论分析第79-82页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82-88页
        5.3.1 石墨烯表面等离激元的激发第82-83页
        5.3.2 石墨烯表面等离激元的调控第83-87页
        5.3.3 石墨烯纳米管和纳米带表面等离激元对比第87-88页
    5.4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6章 介质超表面结构激发石墨烯表面等离激元第89-100页
    6.1 引言第89-90页
    6.2 计算模型与理论方法第90-93页
    6.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93-99页
        6.3.1 介质超表面激发表面等离激元第93-96页
        6.3.2 介质超表面几何参数对表面等离激元的调控第96-97页
        6.3.3 介质折射率对表面等离激元的调控第97-99页
    6.4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结论与展望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20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0-121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21-122页
致谢第122-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介导等温扩增及生物分析新方法研究
下一篇:芳构化驱动的不饱和亚胺的不对称共轭加成/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