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环介导等温扩增及生物分析新方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31页
    1.1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第13-30页
        1.1.1 LAMP技术的引物设计第13-15页
        1.1.2 LAMP技术的原理第15-18页
        1.1.3 LAMP技术的特点第18页
        1.1.4 LAMP反应产物的检测第18-21页
        1.1.5 LAMP技术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第21-30页
    1.2 本研究论文的构想第30-31页
第2章 基于连接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用于microRNA的高灵敏检测第31-46页
    2.1 前言第31-32页
    2.2 实验部分第32-34页
        2.2.1 试剂与仪器第32-33页
        2.2.2 Ligation-LAMP方法对miRNA的分析检测第33-34页
        2.2.3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第34页
        2.2.4 细胞的培养和总RNA的提取第3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4-45页
        2.3.1 实验设计原理第34-36页
        2.3.2 实验原理验证第36-38页
        2.3.3 实验条件优化第38-40页
        2.3.4 miRNA的定量检测第40-43页
        2.3.5 Ligation-LAMP方法的特异性研究第43-44页
        2.3.6 Ligation-LAMP方法用于实际样品中miRNA的分析检测第44-45页
    2.4 小结第45-46页
第3章 茎-环引物介导的指数放大用于尿嘧啶-DNA糖基化酶的活性检测第46-58页
    3.1 前言第46-47页
    3.2 实验部分第47-49页
        3.2.1 试剂与仪器第47-48页
        3.2.2 UDG活性及其抑制剂的检测第48页
        3.2.3 凝胶电泳分析第48-49页
        3.2.4 细胞培养与细胞裂解液的制备第4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9-57页
        3.3.1 UDG活性检测的实验原理第49-50页
        3.3.2 实验可行性验证第50-52页
        3.3.3 实验条件优化第52-53页
        3.3.4 UDG活性的定量检测第53-54页
        3.3.5 SPEA方法用于UDG活性检测的特异性第54-55页
        3.3.6 UDG抑制剂的测定第55-56页
        3.3.7 复杂样品中UDG的分析检测第56-57页
    3.4 小结第57-58页
第4章 引物激活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用于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第58-80页
    4.1 前言第58-59页
    4.2 实验部分第59-63页
        4.2.1 试剂第59-62页
        4.2.2 SNP的分析检测实验第62页
        4.2.3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第62页
        4.2.4 细胞的培养和基因组DNA的提取第62-6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3-79页
        4.3.1 SNP检测实验原理第63-64页
        4.3.2 RNase H2酶对等位特异性的区分能力探究第64-65页
        4.3.3 KRAS突变基因的检测第65-74页
        4.3.4 β-地中海贫血IVS-Ⅱ-654(C>T)突变基因的检测第74-79页
    4.4 小结第79-80页
第5章 引物激活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用于致病菌的双重检测第80-94页
    5.1 前言第80-81页
    5.2 实验部分第81-84页
        5.2.1 试剂第81页
        5.2.2 艰难梭菌TcdB基因和嗜肺军团菌mip基因的单重检测第81-83页
        5.2.3 艰难梭菌TcdB基因和嗜肺军团菌mip基因的双重检测第83页
        5.2.4 反应产物的熔解曲线的测定第83-84页
        5.2.5 细菌的培养和基因组样品的提取第84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84-93页
        5.3.1 引物的设计与优化第84-86页
        5.3.2 温度优化第86-87页
        5.3.3 LAMP反应产物的熔解曲线表征第87-88页
        5.3.4 TcdB基因和mip基因的单重检测的灵敏度分析第88-90页
        5.3.5 艰难梭菌和嗜肺军团菌的双重检测第90-93页
    5.4 小结第93-94页
结论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115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目录第115-116页
致谢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原位生成的6-甲亚基-环己-2,4-二烯酮不对称环合反应
下一篇:石墨烯表面等离激元的激发与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