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物联网的复杂受限空间RFID感知研究
致谢 | 第9-10页 |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22-31页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22-24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24-29页 |
1.2.1 物联网环境下电磁感知研究现状 | 第24-27页 |
1.2.2 物联网环境下RFID感知应用现状 | 第27-29页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29-31页 |
第2章 RFID感知关键技术 | 第31-41页 |
2.1 RFID电磁感知机制 | 第31-34页 |
2.1.1 无源RFID通信感知原理 | 第31-32页 |
2.1.2 UHF RFID近场链路模型 | 第32-33页 |
2.1.3 无芯片UHF RFID | 第33-34页 |
2.2 电磁感知分析方法 | 第34-37页 |
2.2.1 电磁波传播机制与测量方法 | 第34-36页 |
2.2.2 信道衰落模型 | 第36-37页 |
2.3 射线追踪方法的理论推导与实现 | 第37-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3章 受限空间几何特征影响下的路径损耗研究 | 第41-57页 |
3.1 受限空间几何特征 | 第41-45页 |
3.2 路径损耗模型 | 第45-47页 |
3.3 高度损耗因子 | 第47-49页 |
3.4 仿真与实验分析 | 第49-56页 |
3.4.1 实验设备与环境 | 第49-51页 |
3.4.2 无线信道路径损耗仿真分析 | 第51-54页 |
3.4.3 无线信道路径损耗实验分析 | 第54-5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受限空间中多介质电磁感知影响分析 | 第57-78页 |
4.1 多介质环境下电磁波传播机制 | 第57-60页 |
4.2 天线场区划分 | 第60-62页 |
4.3 赫兹偶极子辐射场 | 第62-64页 |
4.4 木介质环境下的电磁感知特性分析 | 第64-72页 |
4.4.1 实验环境建模 | 第64-66页 |
4.4.2 多径传输特性分析 | 第66-72页 |
4.5 仿真环境对比 | 第72-76页 |
4.5.1 模拟环境对比 | 第73页 |
4.5.2 金属介质环境下前向链路分析 | 第73-75页 |
4.5.3 对比分析 | 第75-7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5章 密集RFID标签干扰机制研究 | 第78-90页 |
5.1 密集RFID标签干扰理论 | 第78-84页 |
5.1.1 标签天线互阻抗 | 第78-80页 |
5.1.2 互阻抗耦合特征提取 | 第80-81页 |
5.1.3 工作频率偏移机制 | 第81-83页 |
5.1.4 多标签节点干扰 | 第83-84页 |
5.2 标签干扰时频特征提取原理 | 第84-85页 |
5.3 密集RFID干扰复杂度评估 | 第85-89页 |
5.3.1 评估指标及时频参数定义 | 第85-86页 |
5.3.2 数值模拟仿真 | 第86-87页 |
5.3.3 密集标签干扰测试 | 第87-8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6章 面向物联网的RFID感知工程实践 | 第90-111页 |
6.1 工程实践总体架构 | 第90-92页 |
6.2 关键器件选型与部署 | 第92-95页 |
6.3 实验测试与分析 | 第95-109页 |
6.3.1 多标签耦合特征提取 | 第95-97页 |
6.3.2 标签天线频率偏移 | 第97-98页 |
6.3.3 标签附着物对标签频移的影响 | 第98-103页 |
6.3.4 干扰影响因素分析 | 第103-108页 |
6.3.5 工程实现与技术指标 | 第108-10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1-114页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111-112页 |
7.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及获奖情况 | 第125-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