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4-16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6-2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1-3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21-26页 |
1.1.1 无线网络发展的趋势 | 第21-23页 |
1.1.2 无线网络中的节点自私性 | 第23-26页 |
1.2 节点自私性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及关键问题 | 第26-28页 |
1.3 无线网络中节点自私性的研究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 第28-35页 |
1.3.1 激励机制的设计 | 第29-31页 |
1.3.2 节点自私性分析和数据转发协议设计 | 第31-34页 |
1.3.3 离散节点自私性建模、管理和资源分配 | 第34-35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以及章节安排 | 第35-39页 |
第二章 移动社交网络中基于演化博弈的数据转发机制 | 第39-61页 |
2.1 引言 | 第39-41页 |
2.2 预备知识 | 第41-43页 |
2.2.1 移动社交网络概述 | 第41-42页 |
2.2.2 演化博弈 | 第42-43页 |
2.3 系统模型 | 第43-45页 |
2.4 问题描述 | 第45-48页 |
2.4.1 承载者的自主转发策略 | 第46-48页 |
2.4.2 中继选择 | 第48页 |
2.5 多节点类的演化博弈 | 第48-56页 |
2.5.1 异构节点类节点之间的演化博弈 | 第48-49页 |
2.5.2 效用函数构建 | 第49-52页 |
2.5.3 演化稳定策略的分析 | 第52-56页 |
2.6 仿真结果 | 第56-59页 |
2.6.1 仿真参数设置 | 第56-58页 |
2.6.2 仿真结果 | 第58-59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三章 虚拟自私队列及其在时变无线网络中的应用 | 第61-83页 |
3.1 引言 | 第61-63页 |
3.2 凸优化基本理论和概念 | 第63-64页 |
3.2.1 凸优化定义和判别方法 | 第63-64页 |
3.2.2 凸优化问题的解法 | 第64页 |
3.3 系统模型 | 第64-67页 |
3.3.1 网络模型 | 第64-65页 |
3.3.2 激励机制 | 第65-66页 |
3.3.3 能量消耗和供应模型 | 第66页 |
3.3.4 节点自私模型 | 第66-67页 |
3.4 虚拟自私队列 | 第67-69页 |
3.4.1 虚拟接收自私队列(v-RSQ) | 第67-68页 |
3.4.2 虚拟转发自私队列(v-FSQ) | 第68-69页 |
3.4.3 节点的自私指标 | 第69页 |
3.5 自私无线网络中虚拟自私队列在数据速率分配上的应用 | 第69-77页 |
3.5.1 最大化瞬时网络效用的动态速率分配 | 第69-74页 |
3.5.2 最大化时间平均网络效用的动态速率分配算法 | 第74-77页 |
3.6 仿真结果 | 第77-82页 |
3.6.1 最大化网络瞬时效应的动态速率分配 | 第77-80页 |
3.6.2 最大化网络平均效应函数的动态速率分配 | 第80-8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四章 无线中继网络中的流速率分配和中继策略自适应 | 第83-103页 |
4.1 引言 | 第83-85页 |
4.2 系统模型 | 第85-86页 |
4.2.1 网络模型 | 第85页 |
4.2.2 激励机制 | 第85-86页 |
4.3 队列模型和问题构建 | 第86-90页 |
4.3.1 数据队列模型 | 第86-87页 |
4.3.2 一个时隙内能量和虚拟货币的消耗 | 第87页 |
4.3.3 虚拟节点自私队列 | 第87-89页 |
4.3.4 问题建模 | 第89-90页 |
4.4 动态数据传输 | 第90-94页 |
4.4.1 数据传输机制 | 第90-92页 |
4.4.2 联合流速率分配和中继策略自适应的算法设计 | 第92-94页 |
4.5 性能分析 | 第94-97页 |
4.6 仿真结果 | 第97-102页 |
4.6.1 数据传输决策的动态过程 | 第99-101页 |
4.6.2 不同数据传输机制的性能比较 | 第101-10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五章 无线网络中的连续流速率分配和转发策略自适应 | 第103-117页 |
5.1 引言 | 第103-104页 |
5.2 网络模型 | 第104-105页 |
5.3 动态方程和问题建立 | 第105-107页 |
5.3.1 动态节点自私方程 | 第105-106页 |
5.3.2 问题建模 | 第106-107页 |
5.4 动态流速率分配和转发策略更新过程 | 第107-111页 |
5.4.1 源节点对中继n的流速率分配 | 第108-109页 |
5.4.2 中继节点n的转发策略更新 | 第109-110页 |
5.4.3 动态流速率分配和转发策略更新(DRAF)算法 | 第110-111页 |
5.5 自适应补偿的流速率分配和转发策略更新(ACRAF)算法 | 第111-116页 |
5.5.1 动态节点自私性和信道状态信息(CSI)的自适应补偿 | 第111-113页 |
5.5.2 ACRAF算法的收敛特性 | 第113-116页 |
5.6 仿真结果 | 第116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7-121页 |
6.1 全文研究工作的总结 | 第117-118页 |
6.2 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118-121页 |
附录A 理论证明 | 第121-129页 |
A.1 移动社交网络中基于演化博弈的数据转发机制 | 第121-123页 |
A.1.1 定理1的证明 | 第121-123页 |
A.2 虚拟自私队列及其在时变无线网络中的应用 | 第123-126页 |
A.2.1 beta概率密度函数 | 第123-124页 |
A.2.2 求解最大化时间平均网络吞吐量问题的具体过程 | 第124-126页 |
A.3 无线中继网络中的流速率分配和中继策略自适应 | 第126-127页 |
A.3.1 引理1的证明 | 第126页 |
A.3.2 引理2的证明 | 第126-127页 |
A.4 无线网络中的连续流速率分配和转发策略自适应 | 第127-129页 |
A.4.1 引理3的证明 | 第127-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41页 |
致谢 | 第141-143页 |
作者简介 | 第143-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