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寄生虫学论文--兽医原虫学论文

弓形虫不同发育期、不同虫株卵囊比较蛋白质组及不同虫株速殖子比较修饰蛋白质组的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5-25页
    1.1 弓形虫及弓形虫病简介第15-18页
    1.2 弓形虫的生活史和形态第18-19页
    1.3 弓形虫的基因型和分布第19-21页
    1.4 弓形虫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第21-23页
    1.5 弓形虫修饰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第23-24页
    1.6 总结与展望第24-25页
第二章 弓形虫PRU虫株不同发育期蛋白质组的比较研究第25-53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5-28页
        2.1.1 实验动物与虫株第25页
        2.1.2 仪器设备与试剂第25页
        2.1.3 样品收集及纯化第25-26页
        2.1.4 蛋白质提取和定量第26-27页
        2.1.5 酶解和iTRAQ标记第27页
        2.1.6 高pH-RP液相分离和反相液质联用RPLC-MS第27页
        2.1.7 蛋白组数据分析第27-28页
    2.2 结果第28-51页
        2.2.1 基本鉴定信息第28-29页
        2.2.2 聚类分析第29-31页
        2.2.3 蛋白质定量第31-32页
        2.2.4 GO分析结果第32-42页
        2.2.5 KEGG分析结果第42-44页
        2.2.6 蛋白质相互作用STRING分析结果第44-47页
        2.2.7 毒力因子表达第47-49页
        2.2.8 核糖体蛋白表达第49-51页
    2.3 讨论第51-53页
第三章 弓形虫PRU虫株和PYS虫株孢子化卵囊蛋白质组的比较研究第53-66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53-55页
        3.1.1 实验动物与虫株第53页
        3.1.2 仪器与设备第53页
        3.1.3 样品收集及纯化第53页
        3.1.4 蛋白质提取和定量第53页
        3.1.5 酶解和iTRAQ标记第53页
        3.1.6 高pH-RP液相分离和反相液质联用RPLC-MS第53-54页
        3.1.7 蛋白组数据分析第54页
        3.1.8 荧光定量PCR验证第54-55页
    3.2 结果第55-65页
        3.2.1 基本鉴定信息第55-56页
        3.2.2 聚类分析第56页
        3.2.3 COG分析第56-57页
        3.2.4 蛋白质定量第57页
        3.2.5 GO分析结果第57-61页
        3.2.6 KEGG分析结果第61页
        3.2.7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第61-62页
        3.2.8 毒力因子表达第62-63页
        3.2.9 卵囊壁蛋白表达第63-64页
        3.2.10 荧光定量PCR验证第64-65页
    3.3 讨论第65-66页
第四章 弓形虫不同虫株速殖子磷酸化修饰蛋白质组的比较研究第66-89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66-69页
        4.1.1 实验动物与虫株第66页
        4.1.2 仪器设备与试剂第66页
        4.1.3 样品收集及纯化第66-67页
        4.1.4 蛋白质提取第67页
        4.1.5 蛋白消化和肽段标记第67-68页
        4.1.6 磷酸化肽段富集第68页
        4.1.7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质谱检测第68页
        4.1.8 磷酸化修饰蛋白质组数据处理第68页
        4.1.9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68-69页
    4.2 结果第69-87页
        4.2.1 基本鉴定信息第69-71页
        4.2.2 重复性分析第71-73页
        4.2.3 聚类分析第73-74页
        4.2.4 蛋白质定量第74-76页
        4.2.5 基序分析结果第76-78页
        4.2.6 GO分析结果第78-83页
        4.2.7 KEGG分析结果第83-85页
        4.2.8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第85-87页
    4.3 讨论第87-89页
第五章 弓形虫不同虫株速殖子乙酰化修饰蛋白质组的比较研究第89-105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89-91页
        5.1.1 实验动物与虫株第89页
        5.1.2 仪器设备与试剂第89页
        5.1.3 样品收集及纯化第89页
        5.1.4 蛋白质提取和质控第89-90页
        5.1.5 蛋白酶解第90页
        5.1.6 肽段富集第90页
        5.1.7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质谱检测第90-91页
        5.1.8 乙酰化修饰蛋白质组数据处理第91页
        5.1.9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91页
    5.2 结果第91-104页
        5.2.1 基本鉴定信息第91-94页
        5.2.2 重复性分析第94-95页
        5.2.3 定量分析第95-96页
        5.2.4 聚类分析第96-97页
        5.2.5 基序分析结果第97-98页
        5.2.6 GO分析结果第98-102页
        5.2.7 KEGG分析结果第102-104页
    5.3 讨论第104-105页
第六章 全文结论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作者简介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线网络中节点自私性与资源分配研究
下一篇:取食体内不同甾醇水平的粘虫对蠋蝽营养代谢及生长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