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近十年清代宫廷剧的服饰美学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1-13页 |
1.3 清代服饰美学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清代服饰在宫廷剧中的借鉴 | 第14-29页 |
2.1 清代宫廷钿子 | 第14-18页 |
2.1.1 钿子的形制 | 第14-16页 |
2.1.2 钿子在清宫剧中的借鉴 | 第16-18页 |
2.2 清代宫廷服装 | 第18-24页 |
2.2.1 宫廷服装的形制 | 第18-22页 |
2.2.2 服饰原貌在清宫剧中的借鉴 | 第22-24页 |
2.3 清代宫廷佩饰 | 第24-29页 |
2.3.1 护甲 | 第24-27页 |
2.3.2 十八子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大陆清宫剧中“真与美”的服饰 | 第29-42页 |
3.1 “真与美”的展现 | 第29-36页 |
3.1.1 尊重中国传统礼教哲学 | 第29-31页 |
3.1.2 尊重服饰色彩美学 | 第31-35页 |
3.1.3 符合观众审美心理 | 第35-36页 |
3.2 服饰设计的核心——“真”与“美”融合 | 第36-39页 |
3.2.1 以“真”为本 | 第36-38页 |
3.2.2 以“美”为要 | 第38-39页 |
3.3 切合观众的审美需求 | 第39-42页 |
3.3.1 服饰应符合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 第39-40页 |
3.3.2 服饰应符合剧中人物的性情品格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大陆清宫剧中“媚美”的服饰 | 第42-51页 |
4.1 “媚美”的呈现 | 第42-46页 |
4.1.1 鲜明的色彩元素 | 第42-44页 |
4.1.2 别扭的纹饰设计 | 第44-45页 |
4.1.3 花哨的审美体验 | 第45-46页 |
4.2 伦理尺度对清宫剧服饰的影响 | 第46-48页 |
4.2.1 伦理尺度的缺失,破坏审美体验 | 第46-47页 |
4.2.2 伦理尺度的把握,提升审美体验 | 第47-48页 |
4.3 造成观众审美疲劳 | 第48-51页 |
4.3.1 大尺度的设计理念脱离历史原貌 | 第48-49页 |
4.3.2 无边际的想象创造酿成审美疲劳 | 第49-51页 |
第五章 从大陆清宫剧服饰看香港清宫剧服饰美学 | 第51-55页 |
5.1 港台与大陆清代宫廷剧服饰美学的相同之处 | 第51-53页 |
5.1.1 符合历史原貌 | 第51-52页 |
5.1.2 运用合理想象 | 第52-53页 |
5.2 香港与大陆清代宫廷剧美学的差异之处 | 第53-55页 |
5.2.1 色彩差异 | 第53-54页 |
5.2.2 服饰混用 | 第54-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