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军事论文--军事技术论文--其他军用器材论文

光电干扰吊舱复合轴控制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引言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光电吊舱发展及现状第13-14页
    1.3 光电稳定平台及伺服控制技术第14-16页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第16-18页
第2章 光电干扰吊舱复合轴控制系统第18-28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光电干扰吊舱复合轴结构第18-19页
    2.3 光电干扰吊舱复合轴反馈测量系统第19-21页
        2.3.1 外框架角度反馈系统第19-20页
        2.3.2 内、外框架角度反馈系统第20页
        2.3.3 内框架速度反馈系统第20-21页
    2.4 快速反射镜控制系统第21-25页
        2.4.1 改进结构的刚性支撑式快速反射镜第23-24页
        2.4.2 快速反射镜反馈角度解算第24-25页
    2.5 光电干扰吊舱复合轴控制原理第25-27页
    2.6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光电干扰吊舱二轴四框架结构解耦原理第28-46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俯仰-俯仰结构二轴四框架坐标系第28-29页
    3.3 角度坐标变换第29-32页
    3.4 坐标系误差分析第32-35页
    3.5 角速度坐标变换第35-37页
    3.6 陀螺稳定平台隔离分析第37-39页
    3.7 转动惯量耦合分析第39-41页
    3.8 二轴四框架光电吊舱动力学耦合分析第41-45页
    3.9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光电干扰吊舱复合轴控制系统的实现第46-87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内、外框架被控对象模型第46-47页
    4.3 内框架惯性权重递减粒子群算法第47-48页
    4.4 内框架粒子群参数辨识算法的实现第48-52页
    4.5 内框架数字巴特沃斯速度滤波器第52-54页
    4.6 内框架陀螺反馈速度数据分析第54-55页
    4.7 内框架速度回路第55页
    4.8 变结构内框架位置回路第55-56页
    4.9 内框架位置回路时间次优控制算法第56-62页
    4.10 内框架跟踪精度检测第62-64页
    4.11 内框架速度环稳定性分析第64-65页
    4.12 内框架信噪比分析第65页
    4.13 内框架鲁棒性分析第65-66页
    4.14 外框架系统辨识第66-70页
    4.15 外框架速度回路的设计第70-71页
    4.16 外框架位置回路ITAE最优控制第71-76页
    4.17 外框架死区非线性抑制定位极限环第76-78页
    4.18 快速反射镜复合轴控制第78-83页
        4.18.1 快速反射镜被控对象模型第78-79页
        4.18.2 快速反射镜速度回路控制算法设计第79-80页
        4.18.3 快速反射镜系统位置回路控制算法设计第80-81页
        4.18.4 快速反射镜位置回路自抗扰控制器第81-83页
    4.19 仿真分析第83-85页
    4.20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5章 光电干扰吊舱目标预测算法第87-99页
    5.1 引言第87页
    5.2 累加最小二乘目标预测模型第87-90页
    5.3 目标singer模型第90-91页
    5.4 CA模型和CV模型工程实现第91-92页
    5.5 Kalman滤波器模型第92-93页
    5.6 卡尔曼滤波模型实现过程第93-95页
    5.7 卡尔曼滤波器收敛性分析第95-96页
    5.8 目标预测分析与试验第96-97页
    5.9 本章小结第97-99页
第6章 光电干扰吊舱复合轴控制系统试验分析第99-113页
    6.1 引言第99页
    6.2 光电干扰吊舱内场检测试验平台第99页
    6.3 光电干扰吊舱伺服控制系统硬件组成第99-100页
    6.4 快速反射镜控制系统硬件组成第100页
    6.5 电视延时第100-101页
    6.6 内架框速度和位置回路系数匹配试验第101-102页
    6.7 内框架速度闭环截止频率第102-104页
    6.8 快速反射镜速度闭环截止频率第104-105页
    6.9 内框架速度阶跃响应试验第105-108页
    6.10 光电吊舱阶跃响应试验第108-109页
    6.11 光电吊舱最大角速度和最大角加速度正弦响应试验第109页
    6.12 保精度速度和保精度加速度跟踪试验第109-112页
    6.13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13-115页
    7.1 总结第113-114页
    7.2 展望第114-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5页
致谢第125-126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宽幅光学遥感图像舰船飞机目标检测识别技术研究
下一篇:数字域TDI CMOS遥感相机高动态高灵敏成像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