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6-27页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1.1 社会学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2.1.2 发展经济学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2.1.3 其他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2.2 地铁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的内涵 | 第19-21页 |
2.2.1 地铁项目的内涵 | 第19-20页 |
2.2.2 社会影响评价的界定 | 第20页 |
2.2.3 地铁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的内涵 | 第20-21页 |
2.3 公共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 第21-25页 |
2.3.1 公共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的发展历程 | 第21-22页 |
2.3.2 公共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的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2.4 借鉴与启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地铁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 第27-44页 |
3.1 地铁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27-37页 |
3.1.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27页 |
3.1.2 评价指标选取的来源 | 第27-33页 |
3.1.3 评价指标的预选 | 第33-36页 |
3.1.4 评价指标的确认 | 第36-37页 |
3.2 地铁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7-44页 |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37-38页 |
3.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第38-40页 |
3.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 | 第40-42页 |
3.2.4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认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地铁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模型 | 第44-55页 |
4.1 评价模型的选取 | 第44页 |
4.2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基本原理 | 第44-45页 |
4.2.1 层次分析法 | 第45页 |
4.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45页 |
4.3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分析步骤 | 第45-48页 |
4.4 地铁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48-55页 |
4.4.1 确定模型结构 | 第48-49页 |
4.4.2 确定指标权重 | 第49-53页 |
4.4.3 确定评价集 | 第53页 |
4.4.4 模糊综合评价运算 | 第53-55页 |
第五章 西安市地铁项目社会影响评价应用研究 | 第55-66页 |
5.1 西安市地铁项目概况 | 第55-56页 |
5.2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 | 第56-61页 |
5.2.1 问卷设计 | 第56页 |
5.2.2 问卷发放 | 第56页 |
5.2.3 评价过程 | 第56-61页 |
5.3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的计算结论 | 第61-6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66-67页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附录 | 第74-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