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快速路合理限速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城市快速路合理限速依据研究 | 第15-27页 |
2.1 限速的必要性分析 | 第15-19页 |
2.1.1 车辆运行速度对驾驶员的影响 | 第15-16页 |
2.1.2 速度对安全的影响 | 第16-18页 |
2.1.3 速度对拥挤的影响 | 第18页 |
2.1.4 速度对环境的影响 | 第18-19页 |
2.2 合理限速理论依据的分析和选择 | 第19-24页 |
2.2.1 速度的分类及概念 | 第19-21页 |
2.2.2 限速理论依据分析 | 第21-23页 |
2.2.3 限速理论依据的选择 | 第23-24页 |
2.3 影响限速的因素分析 | 第24-26页 |
2.3.1 人为因素 | 第24页 |
2.3.2 车辆的因素 | 第24页 |
2.3.3 道路环境因素 | 第24-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特性分析和运行速度预测 | 第27-40页 |
3.1 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特性分析 | 第27-32页 |
3.1.1 定性分析快速路交通流特性 | 第27-28页 |
3.1.2 定量分析快速路交通流特性 | 第28-32页 |
3.2 城市快速路运行速度预测 | 第32-39页 |
3.2.1 运行速度预测的意义 | 第32页 |
3.2.2 运行速度预测 | 第32-37页 |
3.2.3 运行速度预测修正 | 第37-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基于运行速度的城市快速路合理限速研究 | 第40-57页 |
4.1 城市快速路限速段长度的研究 | 第40-47页 |
4.1.1 限速过渡段最小长度的确定 | 第40-46页 |
4.1.2 最小稳定行驶距离的确定 | 第46页 |
4.1.3 限速段最小长度的确定 | 第46-47页 |
4.2 城市快速路限速路段的划分 | 第47-49页 |
4.3 城市快速路限速值的确定 | 第49-53页 |
4.3.1 最高限速值的确定 | 第50-51页 |
4.3.2 最低建议限速值的确定 | 第51-53页 |
4.4 城市快速路局部路段限速值的确定 | 第53-56页 |
4.4.1 立交匝道区限速 | 第53-55页 |
4.4.2 城市快速路高架路段限速 | 第55-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城市快速路限速措施的研究 | 第57-68页 |
5.1 限速方法分类 | 第57-58页 |
5.2 限速措施及其适用性 | 第58-63页 |
5.2.1 路面物理性减速措施 | 第59-61页 |
5.2.2 路侧限速措施 | 第61-63页 |
5.2.3 其他限速措施 | 第63页 |
5.3 基于微观交通的限速仿真与分析 | 第63-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主要研究结论和建议 | 第68-70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8页 |
6.2 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附表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