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上网络路由器故障检测及容错技术研究
| 致谢 | 第7-8页 |
|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5页 |
| 1.1 NOC的研究背景 | 第16-19页 |
| 1.1.1 SoC的发展背景 | 第16-18页 |
| 1.1.2 NoC的发展 | 第18-19页 |
| 1.2 NoC中路由器容错的必要性 | 第19-21页 |
| 1.3 NoC中路由器容错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页 |
| 1.5 论文结构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NOC中路由器架构及容错方法 | 第25-35页 |
| 2.1 NoC通信架构概述 | 第25-26页 |
| 2.2 NoC中的路由器结构 | 第26-31页 |
| 2.2.1 传统的5端口虫孔路由器 | 第26-28页 |
| 2.2.2 带VC的路由器 | 第28-31页 |
| 2.3 路由器中流水阶段 | 第31-34页 |
| 2.3.1 虫孔流控 | 第31-32页 |
| 2.3.2 虚通道流控 | 第32-33页 |
| 2.3.3 前向路由和推测性路由 | 第33-34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隔离通道故障检测方法 | 第35-44页 |
| 3.1 问题的引入 | 第35-36页 |
| 3.2 故障模型 | 第36-37页 |
| 3.3 隔离故障检测硬件架构 | 第37-39页 |
| 3.3.1 总体架构 | 第37-38页 |
| 3.3.2 细节设计 | 第38-39页 |
| 3.4 FAM和FTM | 第39-41页 |
| 3.5 隔离故障检测技术 | 第41-43页 |
| 3.6 结束语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低开销容错路由器设计 | 第44-55页 |
| 4.1 问题引入 | 第44页 |
| 4.2 低延时路由器设计 | 第44-47页 |
| 4.2.1 头阻塞问题和VOQ | 第45页 |
| 4.2.2 转弯模型 | 第45页 |
| 4.2.3 前向路由和Full Xbar | 第45-47页 |
| 4.3 低延时容错路由器设计 | 第47-49页 |
| 4.3.1 低延时容错路由器整体架构 | 第47-48页 |
| 4.3.2 低延时容错路由器工作原理 | 第48-49页 |
| 4.4 冗余通道仲裁机制 | 第49-51页 |
| 4.5 数据重传机制 | 第51-54页 |
| 4.5.1 基于ACK/NACK的流控机制 | 第51-52页 |
| 4.5.2 带回收指针的重传Buffer | 第52-54页 |
| 4.6 结束语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实验与总结 | 第55-63页 |
| 5.1 实验与分析 | 第55-60页 |
| 5.1.1 实验配置 | 第55页 |
| 5.1.2 网络性能 | 第55-59页 |
| 5.1.3 面积开销 | 第59-60页 |
| 5.2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0-61页 |
| 5.3 未来展望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