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的探究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页 |
| 绪论 | 第9-11页 |
|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第9-10页 |
| (一)选题的缘由 | 第9页 |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一)研究现状 | 第10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注释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音乐基本理论的历史进程 | 第11-24页 |
| 一、音乐基本理论的衍变 | 第11-16页 |
| (一)西方音乐基本理论的引进 | 第11-12页 |
| (二)中国传统乐理简介 | 第12-15页 |
| (三)中西方音乐基本理论的融合 | 第15-16页 |
| 二、音乐基本理论教材的发展模式 | 第16-23页 |
| (一)西方教材的引入 | 第16-18页 |
| (二)音乐基本理论教材模式的转换及定型 | 第18-19页 |
| (三)音乐基本理论教材在中国的多元化发展 | 第19-23页 |
| 注释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高师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 | 第24-38页 |
| 一、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体现 | 第24-27页 |
| (一)传统教学模式问题的分析 | 第24-25页 |
| (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5-26页 |
| (三)教学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分析 | 第26-27页 |
| 二、与相关学科交叉的现状分析 | 第27-36页 |
| (一)基本乐理与其他理论学科交叉的分析 | 第27-32页 |
| (二)基本乐理与音乐技巧课的交叉分析 | 第32-36页 |
| 三、乐理学习的重要性分析 | 第36-37页 |
| 注释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高校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教学问题的对策 | 第38-49页 |
| 一、对音乐基础理论课程问题的把握与对策 | 第38-45页 |
| (一)音乐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对策 | 第38页 |
| (二)部分章节知识点的总结和解题方法 | 第38-45页 |
| (三)创造体验式教学环境 | 第45页 |
| 二、对“有声化”教学理念的转变与实施 | 第45-46页 |
| (一)对“有声化”理解及其理念转变 | 第45-46页 |
| (二)“有声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 第46页 |
| 三、高校不同音乐人才的培养要求 | 第46-49页 |
| (一)教师教育专业 | 第47页 |
| (二)音乐表演专业 | 第47页 |
| (三)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 | 第47-49页 |
| 结语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