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植物生态学论文--地植物学(植物群落学)论文

赣江河岸带植被特征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引言第9-22页
   ·河岸带的概念第9-10页
   ·河岸带植被结构第10-11页
   ·河岸带植被格局与制图第11-12页
   ·河岸带植被演替第12-13页
   ·河岸带植被与生态系统功能第13-15页
   ·河岸带的干扰第15-16页
   ·河岸带恢复与管理第16-17页
   ·我国河岸带植被研究进展第17-18页
   ·本研究的意义、目的及拟解决关键问题第18-22页
第2章 赣江流域概况第22-28页
   ·自然地理概况第22-25页
   ·社会经济概况第25-26页
   ·流域水系概况第26页
   ·流域河岸带概况第26-28页
第3章 赣江河岸带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第28-38页
   ·引言第28页
   ·材料与方法第28-29页
   ·结果与讨论第29-36页
   ·小结第36-38页
第4章 赣江河岸带植被分类第38-55页
   ·引言第38-39页
   ·材料与方法第39-40页
   ·结果与分析第40-48页
   ·讨论与结论第48-55页
第5章 赣江河岸带植被排序第55-66页
   ·引言第55-56页
   ·材料与方法第56-57页
   ·结果与分析第57-64页
   ·讨论与结论第64-66页
第6章 赣江河岸带植物群落演替分析第66-76页
   ·引言第66页
   ·研究方法第66-69页
   ·结果与分析第69-73页
   ·讨论与结论第73-76页
第7章 结论及展望第76-80页
   ·主要结论第76-78页
   ·进一步研究展望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94页
附录一 样地基本情况表第94-99页
附录二 赣江河岸带维管束植物名录第99-110页
致谢第110-11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调控过氧化物酶体生物合成与增殖的miRNA分析与鉴定
下一篇:五节芒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