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四女作家“姐妹情谊”书写的困境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3页 |
一 “姐妹情谊”意义辨析 | 第7-9页 |
二 五四“姐妹情谊”书写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 第9-11页 |
三 本论文研究思路、方法与目的 | 第11-13页 |
第一章 五四女作家“姐妹情谊”书写的背景 | 第13-28页 |
第一节 历史因素 | 第13-19页 |
一 主流文学中“姐妹情谊”书写的空缺 | 第13-14页 |
二 潜在文学中“姐妹情谊”书写的萌芽 | 第14-19页 |
第二节 时代因素——妇女解放与性别觉醒 | 第19-23页 |
一 新式教育对女性空间与审美的开拓 | 第20-22页 |
二 追求恋爱自由,反对“包办婚姻” | 第22-23页 |
第三节 个人因素——爱的缺失与匮乏 | 第23-28页 |
一 童年母爱体验导致对女性的认同 | 第24-25页 |
二 成年恋爱经历导致对异性恋的失望 | 第25-28页 |
第二章 五四女作家“姐妹情谊”书写的表现方式 | 第28-51页 |
第一节 不同类型的“姐妹情谊” | 第28-40页 |
一 互救模式——悲剧女性的互表同情 | 第28-30页 |
二知己模式——冰清玉洁的纯粹友谊 | 第30-34页 |
三 恋爱模式——朦胧唯美的同性之爱 | 第34-40页 |
第二节“姐妹情谊”的虚妄结局 | 第40-51页 |
一 异性恋机制的阻挠——我们的敌人来了! | 第41-44页 |
二 女性的主动叛离——她还是离我而去! | 第44-46页 |
三 价值冲突下的信仰危机——到底路在何方? | 第46-51页 |
第三章 五四女作家“姐妹情谊”书写的艺术策略 | 第51-62页 |
一 日记书信:空间逼仄的心灵对语 | 第51-54页 |
二 古典情怀:浪漫悲伤的情感种子 | 第54-56页 |
三 “梦幻”叙事:逃避现实的世外桃源 | 第56-62页 |
结语 五四女作家“姐妹情谊”书写的意义与反思 | 第62-66页 |
注释 | 第66-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