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稀有等位株高基因subr2的定位与功能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缩略词表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3页
    1.1 玉米理想株型与株高第10页
    1.2 株高相关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第10-16页
        1.2.1 赤霉素第10-12页
        1.2.2 生长素第12-14页
        1.2.3 油菜素内酯第14-16页
    1.3 QTL定位方法第16-22页
        1.3.1 QTL定位群体的构建第16-18页
        1.3.2 遗传标记的筛选第18-19页
        1.3.3 遗传图谱的构建第19-20页
        1.3.4 QTL初定位方法第20-21页
        1.3.5 精细定位方法第21-22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2-23页
第二章 玉米株高主效QTL的定位第23-44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3-33页
        2.1.1 实验材料第23-24页
        2.1.2 表型性状调查说明第24页
        2.1.3 基因型数据获取及遗传图谱的构建第24-29页
        2.1.4 QTL初定位第29页
        2.1.5 QTL精细定位第29页
        2.1.6 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加密第29-30页
        2.1.7 PCR扩增反应体系及程序第30-32页
        2.1.8 凝胶电泳检测第32页
        2.1.9 测序拼接第32-33页
        2.1.10 数据分析与比对第33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3-40页
        2.2.1 株高主效QTL定位结果第34-36页
        2.2.2 基因候选及功能位点分析第36-40页
        2.2.3 br2新等位基因的发掘第40页
    2.3 讨论第40-44页
        2.3.1 subr2基因在玉米株型改良方面的潜力第40-43页
        2.3.2 玉米中精细定位方法的改造和补充第43-44页
第三章 株高基因subr2的功能分析第44-59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4-47页
        3.1.1 RNA-seq第44-45页
        3.1.2 Real-time PCR第45-47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7-55页
        3.2.1 br2等位基因(subr2)表型比对第47-49页
        3.2.2 玉米、高粱RNA-seq比较分析第49-55页
    3.3 讨论第55-59页
附录第59-89页
参考文献第89-97页
致谢第97-99页
个人简历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薄膜梯度扩散法的新疆棉区土壤供磷指标与评价
下一篇:阴山北麓马铃薯水氮耦合效应及合理利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