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11-12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2-19页 |
1.2.1 棉花养分管理评价指标 | 第12-14页 |
1.2.2 土壤磷测定方法比较 | 第14-17页 |
1.2.3 施用磷肥与棉花P吸收、土壤P有效性及根系分布的关系 | 第17-19页 |
1.3 问题的提出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2.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棉田土壤速效磷丰缺指标及临界值研究 | 第22-31页 |
3.1 前言 | 第22-23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23-27页 |
3.2.1 试验概况 | 第23-25页 |
3.2.2 样品采集和测定 | 第25-26页 |
3.2.3 计算方法 | 第26-27页 |
3.2.4 数据处理 | 第27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27-29页 |
3.3.1 新疆棉田土壤速效磷丰缺指标 | 第27-28页 |
3.3.2 棉田速效磷临界值 | 第28-29页 |
3.3.3 棉花磷肥利用率分析 | 第29页 |
3.4 讨论 | 第29-30页 |
3.5 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基于DGT方法的棉花土壤磷素植物有效性的评价 | 第31-49页 |
4.1 前言 | 第31-32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32-37页 |
4.2.1 试验概况 | 第32-34页 |
4.2.2 试验设计 | 第34-35页 |
4.2.3 样品采集和测定 | 第35-37页 |
4.2.4 计算方法 | 第37页 |
4.2.5 数据处理 | 第37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37-47页 |
4.3.1 DGT测试环境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 | 第37-39页 |
4.3.2 棉花苗期土壤磷素植物有效性 | 第39-40页 |
4.3.3 棉花成熟期土壤磷素植物有效性 | 第40-42页 |
4.3.4 Olsen-P与DGT-P的相关性分析 | 第42-43页 |
4.3.5 棉花推荐施肥 | 第43-44页 |
4.3.6 肥料磷在土壤中的垂直迁移特性 | 第44-45页 |
4.3.7 肥料磷在土壤中的水平迁移特性 | 第45-47页 |
4.4 讨论 | 第47-48页 |
4.5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滴灌棉花对三种水溶性磷肥的利用效率和产量响应 | 第49-58页 |
5.1 前言 | 第49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49-51页 |
5.2.1 试验概况 | 第49-50页 |
5.2.2 试验设计 | 第50页 |
5.2.3 测定方法与计算 | 第50-51页 |
5.2.4 数据处理 | 第51页 |
5.3 材料与方法 | 第51-56页 |
5.3.1 磷肥品种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5.3.2 磷肥品种对棉花产量构成的影响 | 第52页 |
5.3.3 磷肥品种对棉花干物质的影响 | 第52-53页 |
5.3.4 磷肥品种对棉花磷素吸收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5.3.5 磷肥品种对磷肥效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5.3.6 磷肥品种对土壤DGT-P的影响 | 第55页 |
5.3.7 磷肥品种对肥料效益的影响 | 第55-56页 |
5.4 讨论 | 第56-57页 |
5.5 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施磷方式对滴灌棉花生物量、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 第58-67页 |
6.1 前言 | 第58页 |
6.2 材料与方法 | 第58-60页 |
6.2.1 试验点基本情况 | 第58-59页 |
6.2.2 试验设计 | 第59页 |
6.2.3 样品采集和测定 | 第59-60页 |
6.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60页 |
6.3 结果与分析 | 第60-65页 |
6.3.1 施磷方式对滴灌棉花产量的影响 | 第60-61页 |
6.3.2 施磷方式对滴灌棉花产量构成的影响 | 第61-62页 |
6.3.3 施磷方式对棉花生物量的影响 | 第62-63页 |
6.3.4 施磷方式对滴灌棉花磷素吸收量的影响 | 第63-64页 |
6.3.5 施磷方式对磷肥效率的影响 | 第64-65页 |
6.4 讨论 | 第65-66页 |
6.5 小结 | 第66-67页 |
第七章 施磷时期对滴灌棉花生物量、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 第67-83页 |
7.1 前言 | 第67页 |
7.2 材料与方法 | 第67-69页 |
7.2.1 试验点基本情况 | 第67-68页 |
7.2.2 试验设计 | 第68页 |
7.2.3 样品采集和测定 | 第68-69页 |
7.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69页 |
7.3 结果与分析 | 第69-81页 |
7.3.1 施磷时期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 第69-70页 |
7.3.2 施磷时期对棉花产量构成的影响 | 第70-71页 |
7.3.3 施磷时期对棉花干物质的影响 | 第71-72页 |
7.3.4 施磷时期对棉花生长速率的影响 | 第72-73页 |
7.3.5 施磷时期对棉花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 第73-74页 |
7.3.6 施磷时期对棉花磷素吸收的影响 | 第74-75页 |
7.3.7 施磷时期对棉花磷素吸收速率的影响 | 第75-77页 |
7.3.8 施磷时期对棉花养分吸收的影响 | 第77-80页 |
7.3.9 棉花产量与不同生育期叶片P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80-81页 |
7.3.10 施磷时期对磷肥效率的影响 | 第81页 |
7.4 讨论 | 第81-82页 |
7.5 小结 | 第82-83页 |
第八章 棉田土壤DGT-P与根系空间分布的匹配性 | 第83-102页 |
8.1 前言 | 第83页 |
8.2 材料与方法 | 第83-85页 |
8.2.1 试验点基本情况 | 第83页 |
8.2.2 试验设计 | 第83-84页 |
8.2.3 样品采集和测定 | 第84页 |
8.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84-85页 |
8.3 结果与分析 | 第85-99页 |
8.3.1 播种后土壤DGT-P的空间分布 | 第85-87页 |
8.3.2 蕾期土壤DGT-P的空间分布 | 第87-89页 |
8.3.3 成熟期土壤DGT-P的空间分布 | 第89-91页 |
8.3.4 苗期棉花根系的空间分布 | 第91-95页 |
8.3.5 蕾期棉花根系的空间分布 | 第95-98页 |
8.3.6 苗期棉花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关系 | 第98页 |
8.3.7 蕾期棉花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关系 | 第98-99页 |
8.4 讨论 | 第99-100页 |
8.5 小结 | 第100-102页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102-106页 |
9.1 综合讨论 | 第102-104页 |
9.2 主要结论 | 第104页 |
9.3 本研究点创新 | 第104-105页 |
9.4 研究展望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20页 |
致谢 | 第120-121页 |
作者简历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