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棉论文

基于薄膜梯度扩散法的新疆棉区土壤供磷指标与评价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第11-12页
    1.2 研究综述第12-19页
        1.2.1 棉花养分管理评价指标第12-14页
        1.2.2 土壤磷测定方法比较第14-17页
        1.2.3 施用磷肥与棉花P吸收、土壤P有效性及根系分布的关系第17-19页
    1.3 问题的提出第19-20页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20-22页
    2.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20-21页
    2.2 研究内容第21-22页
第三章 棉田土壤速效磷丰缺指标及临界值研究第22-31页
    3.1 前言第22-23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23-27页
        3.2.1 试验概况第23-25页
        3.2.2 样品采集和测定第25-26页
        3.2.3 计算方法第26-27页
        3.2.4 数据处理第27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27-29页
        3.3.1 新疆棉田土壤速效磷丰缺指标第27-28页
        3.3.2 棉田速效磷临界值第28-29页
        3.3.3 棉花磷肥利用率分析第29页
    3.4 讨论第29-30页
    3.5 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基于DGT方法的棉花土壤磷素植物有效性的评价第31-49页
    4.1 前言第31-32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32-37页
        4.2.1 试验概况第32-34页
        4.2.2 试验设计第34-35页
        4.2.3 样品采集和测定第35-37页
        4.2.4 计算方法第37页
        4.2.5 数据处理第37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37-47页
        4.3.1 DGT测试环境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第37-39页
        4.3.2 棉花苗期土壤磷素植物有效性第39-40页
        4.3.3 棉花成熟期土壤磷素植物有效性第40-42页
        4.3.4 Olsen-P与DGT-P的相关性分析第42-43页
        4.3.5 棉花推荐施肥第43-44页
        4.3.6 肥料磷在土壤中的垂直迁移特性第44-45页
        4.3.7 肥料磷在土壤中的水平迁移特性第45-47页
    4.4 讨论第47-48页
    4.5 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滴灌棉花对三种水溶性磷肥的利用效率和产量响应第49-58页
    5.1 前言第49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49-51页
        5.2.1 试验概况第49-50页
        5.2.2 试验设计第50页
        5.2.3 测定方法与计算第50-51页
        5.2.4 数据处理第51页
    5.3 材料与方法第51-56页
        5.3.1 磷肥品种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第51-52页
        5.3.2 磷肥品种对棉花产量构成的影响第52页
        5.3.3 磷肥品种对棉花干物质的影响第52-53页
        5.3.4 磷肥品种对棉花磷素吸收量的影响第53-54页
        5.3.5 磷肥品种对磷肥效率的影响第54-55页
        5.3.6 磷肥品种对土壤DGT-P的影响第55页
        5.3.7 磷肥品种对肥料效益的影响第55-56页
    5.4 讨论第56-57页
    5.5 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施磷方式对滴灌棉花生物量、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第58-67页
    6.1 前言第58页
    6.2 材料与方法第58-60页
        6.2.1 试验点基本情况第58-59页
        6.2.2 试验设计第59页
        6.2.3 样品采集和测定第59-60页
        6.2.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60页
    6.3 结果与分析第60-65页
        6.3.1 施磷方式对滴灌棉花产量的影响第60-61页
        6.3.2 施磷方式对滴灌棉花产量构成的影响第61-62页
        6.3.3 施磷方式对棉花生物量的影响第62-63页
        6.3.4 施磷方式对滴灌棉花磷素吸收量的影响第63-64页
        6.3.5 施磷方式对磷肥效率的影响第64-65页
    6.4 讨论第65-66页
    6.5 小结第66-67页
第七章 施磷时期对滴灌棉花生物量、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第67-83页
    7.1 前言第67页
    7.2 材料与方法第67-69页
        7.2.1 试验点基本情况第67-68页
        7.2.2 试验设计第68页
        7.2.3 样品采集和测定第68-69页
        7.2.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69页
    7.3 结果与分析第69-81页
        7.3.1 施磷时期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第69-70页
        7.3.2 施磷时期对棉花产量构成的影响第70-71页
        7.3.3 施磷时期对棉花干物质的影响第71-72页
        7.3.4 施磷时期对棉花生长速率的影响第72-73页
        7.3.5 施磷时期对棉花干物质分配的影响第73-74页
        7.3.6 施磷时期对棉花磷素吸收的影响第74-75页
        7.3.7 施磷时期对棉花磷素吸收速率的影响第75-77页
        7.3.8 施磷时期对棉花养分吸收的影响第77-80页
        7.3.9 棉花产量与不同生育期叶片P浓度的相关性分析第80-81页
        7.3.10 施磷时期对磷肥效率的影响第81页
    7.4 讨论第81-82页
    7.5 小结第82-83页
第八章 棉田土壤DGT-P与根系空间分布的匹配性第83-102页
    8.1 前言第83页
    8.2 材料与方法第83-85页
        8.2.1 试验点基本情况第83页
        8.2.2 试验设计第83-84页
        8.2.3 样品采集和测定第84页
        8.2.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84-85页
    8.3 结果与分析第85-99页
        8.3.1 播种后土壤DGT-P的空间分布第85-87页
        8.3.2 蕾期土壤DGT-P的空间分布第87-89页
        8.3.3 成熟期土壤DGT-P的空间分布第89-91页
        8.3.4 苗期棉花根系的空间分布第91-95页
        8.3.5 蕾期棉花根系的空间分布第95-98页
        8.3.6 苗期棉花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关系第98页
        8.3.7 蕾期棉花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关系第98-99页
    8.4 讨论第99-100页
    8.5 小结第100-102页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第102-106页
    9.1 综合讨论第102-104页
    9.2 主要结论第104页
    9.3 本研究点创新第104-105页
    9.4 研究展望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20页
致谢第120-121页
作者简历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北地区覆膜春小麦田间水热传输机制与模拟研究
下一篇:玉米稀有等位株高基因subr2的定位与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