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薯类作物论文--马铃薯(土豆)论文

阴山北麓马铃薯水氮耦合效应及合理利用机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1.1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9页
    1.3 本文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第21-31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21-23页
    2.2 试验方法第23-30页
    2.3 数据处理方法第30-31页
第三章 水氮耦合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第31-39页
    3.1 不同水氮处理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第31-32页
    3.2 不同水氮处理对干物质量的影响第32-35页
    3.3 不同水氮处理对光合特性的影响第35-37页
    3.4 小结与讨论第37-39页
第四章 水氮耦合对马铃薯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第39-52页
    4.1 不同水氮处理对马铃薯养分吸收的影响第39-42页
    4.2 不同水氮处理对马铃薯收获期养分携出量的影响第42-45页
    4.3 不同水氮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第45-48页
    4.4 不同水氮处理对马铃薯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第48-49页
    4.5 小结与讨论第49-52页
第五章 水氮耦合对栗钙土土壤水分的影响第52-65页
    5.1 收获期土壤剖面水分分布特征第52-54页
    5.2 年季间土壤水分恢复分析第54-55页
    5.3 马铃薯各生育阶段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分析第55-60页
    5.4 马铃薯生育期水量平衡及水分利用效率分析第60-63页
    5.5 小结与讨论第63-65页
第六章 水氮耦合对栗钙土土壤氮的影响第65-75页
    6.1 土壤剖面氮含量动态变化分析第65-66页
    6.2 不同水分条件下施氮量与土壤矿质氮的关系第66-68页
    6.3 最大产量下施氮的土壤氮累积第68-69页
    6.4 土壤氮平衡分析第69-72页
    6.5 小结与讨论第72-75页
第七章 马铃薯水氮合理利用阈值研究第75-81页
    7.1 不同水肥耦合下马铃薯产量效应第75页
    7.2 产量边际效应分析第75-76页
    7.3 产量最大时水和氮投入量第76-77页
    7.4 不同水水平下的最优施氮量分析第77-79页
    7.5 小结与讨论第79-81页
第八章 基于APSIM模型的马铃薯最佳施氮量和灌溉量研究第81-95页
    8.1 APSIM模型简介第81-82页
    8.2 情景设置第82-83页
    8.3 统计分析第83页
    8.4 结果部分第83-94页
    8.5 小结和讨论第94-95页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第95-98页
    9.1 主要结论第95-97页
    9.2 研究的创新点第97页
    9.3 论文不足与下一步工作计划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作者简介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稀有等位株高基因subr2的定位与功能分析
下一篇:棉籽油分合成基因表达谱及棉花PEPC基因功能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