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专用汽车论文

铰接履带车动力传动系统性能仿真与优化及软件开发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课题背景及来源第11页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3 铰接履带车国内外发展状况第12-18页
        1.3.1 国外发展状况第12-16页
        1.3.2 国内发展状况第16-18页
    1.4 车辆传动系统优化方法概述第18-19页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2章 铰接履带车动力传动系统特性与数学模型第21-37页
    2.1 铰接履带车动力传动系统第21-22页
    2.2 发动机特性数学模型第22-26页
        2.2.1 发动机外特性数学模型第22-24页
        2.2.2 发动机万有特性数学模型第24-26页
    2.3 液力变矩器特性第26-30页
        2.3.1 液力变矩器外特性曲线第27-28页
        2.3.2 液力变矩器原始特性曲线第28-29页
        2.3.3 液力变矩器输入特性曲线第29-30页
    2.4 传动系统其它重要部件第30-35页
        2.4.1 变速箱第30-31页
        2.4.2 分动箱第31-32页
        2.4.3 驱动桥第32-33页
        2.4.4 主动轮第33-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3章 铰接履带车动力传动系统和整车性能仿真及优化第37-55页
    3.1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匹配第37-41页
        3.1.1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输入特性第37-39页
        3.1.2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输出特性第39-40页
        3.1.3 匹配结果评价分析第40-41页
    3.2 动力性计算方法第41-45页
        3.2.1 最高车速第41-43页
        3.2.2 加速时间第43-45页
        3.2.3 最大爬坡度第45页
    3.3 燃油经济性计算方法第45-49页
        3.3.1 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第46页
        3.3.2 多工况循环燃油消耗量第46-49页
    3.4 传动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模型第49-54页
        3.4.1 设计变量的选定第49-50页
        3.4.2 目标函数的确定第50页
        3.4.3 约束条件的建立第50-53页
        3.4.4 优化算法的选取第53-54页
    3.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铰接履带车动力传动系统仿真优化软件的开发第55-63页
    4.1 软件开发平台介绍第55页
    4.2 软件的功能第55-57页
    4.3 软件的界面设计第57-62页
        4.3.1 动力系统仿真模块第57-58页
        4.3.2 动力性仿真模块第58-60页
        4.3.3 燃油经济性仿真模块第60-61页
        4.3.4 传动系统参数优化仿真模块第61-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5章 软件的测试及应用第63-77页
    5.1 动力系统仿真第63-69页
        5.1.1 发动机净外特性拟合第63-64页
        5.1.2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输入特性第64-66页
        5.1.3 涡轮的输出特性第66-67页
        5.1.4 发动机万有特性拟合第67-69页
    5.2 动力性仿真第69-73页
        5.2.1 最高速度仿真计算第70页
        5.2.2 加速度能力仿真计算第70-71页
        5.2.3 爬坡能力仿真计算第71-72页
        5.2.4 动力因素仿真计算第72-73页
    5.3 燃油经济性仿真第73-74页
        5.3.1 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仿真计算第73页
        5.3.2 多工况循环燃油消耗量仿真计算第73-74页
    5.4 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对比第74-75页
    5.5 传动系统参数的优化计算第75-76页
    5.6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6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第77-79页
    6.1 全文总结第77-78页
    6.2 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5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的科研成果第85-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流动均匀性的进气歧管参数化设计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算法研究